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从“庞大”到“强大”,中间差了啥?

2020-08-14 11:23:39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在《财富》杂志刚刚发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含香港和台湾)上榜企业达到创历史的133家,连续第二年超过美国(去年和今年上榜企业都是121家),成为全球上榜企业最多的国家。

对于这份榜单,有学者评价,大国经济,最能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就是大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就这个意义而言,500强可以视为全球经济的一面镜子——500强大约占据了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国际技术贸易的60%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而基于一个国家上榜企业数量与该国经济实力所具有的正相关性,不管以“镜子”喻,还是以“名片”喻,中国企业数量拿下财富榜第一,总归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想想25年前的1995年,《财富》首次发布世界500强榜单时,中国只有3家企业上榜,而美国上榜企业达到151家,排名第二的日本也达到149家,差距之大令人赧颜。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财富》杂志见证了一个惊人的变化:在其榜单中,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数量,像中国企业这样如此迅速地增长。如今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完成历史性超越,鲜明地体现出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

有进步当然高兴,但头脑必须保持清醒。要知道,财富500强榜单里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信息。中国上榜企业多分布于能源、金融、地产等领域,这些行业要么属于垄断领域,要么属于产能过剩领域,与代表全球产业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少有交集。而美国的上榜企业却很少关涉这些领域。《财富》杂志评价称,美国的产业结构是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阶段。

上榜企业的行业分布真实反映了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周期,而这样的阶段和周期也正对应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从获取利润的能力看,世界500强的平均利润为41亿美元,而上榜的美国企业平均利润达到70亿美元,但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只有不到36亿美元。除开最赚钱的金融企业,中国上榜114家非金融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22亿美元,而作为对比,美国113家非金融企业的平均利润达到63亿美元,接近中国企业的3倍。

获利能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在诸多行业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终端处理器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高端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超过95%的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而从上榜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看,它们中有一大批从事的是与人的健康、医疗、生活等有关的产业,而除了有两家药企之外,在这些产业中几乎看不到中国大公司的身影。这些产业,差不多都是高科技产业,没有核心技术根本参与不了市场竞争。

显然,从《财富》500强榜单可以看出,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多,可称“庞大”,但远不够“强大”。在“庞大”和“强大”之间,中国企业还差着许多关键性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核心技术。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全球市场背景下,我们既要看到“大有大的好处”,更要正视曾经一味追求“大”的弊端。如果我们的企业大而不强,缺乏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只能在国际市场竞争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先修于内,进行转型升级,练好内功,打好质量、技术等基础,才能最终强于外,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计量服务中小企业网络大讲堂(公益广 ...

  • 浙江达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涂覆国 ...

  • 贵州省毕节市进入酿酒繁忙期

  • ​贵州:大数据“飞入”田间地头

  • 千顷万寿菊 进入采摘季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