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疫情加速车企淘汰赛 汽车行业稳发展需多方合力

2020-03-13 12:16:54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岳 倩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对在2019年产销量“跌跌不休”的汽车产业而言,其带来的损失更加惨重。作为重资产、产业链条长的行业,汽车业销售端和生产端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一方面,2月份的销售几乎进入冰封状态,车企资金链吃紧;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链上的多个行业尚未完全复工复产,新车生产受到制约。

如果说,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车市“寒冬”让汽车行业开启了淘汰赛,那么这次疫情将成为比赛的“加速器”,没有“储备粮”,不能快速有效应对的企业,会比预期更快出局。

车企资金链供应链吃紧

据乘联会数据,2月第一周的乘用车市场销售处于冰封状态,日均销售仅有811辆,直到第四周,日均销量才升至5411量。整个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规模初步判断同比下降80%,一二月份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同比下降41%,将成为近20年来的最大降幅。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各大车企的销量均呈现了大幅度下降,就连销量在2019年逆市上扬的日系车,都创下了销量新低。

本报记者 王 嘉 摄

在此状况下,经销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资金链条吃紧。资金压力并不仅仅只存在流通环节。在整车企业也不乏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许多汽车企业本来就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疫情集中暴发之后,更面临着现金流紧张、融资难度增加、经营成本上升等困难。

生产端同样面临着资金的压力。和其他重资产行业一样,汽车业的设备折旧和贷款利息、库存周转,每天都在发生,无法规避。因此,全面复工复产对车企来说至关重要。但汽车产业链条长,任何一个下游产业供应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车厂的生产。缺少零配件、供应链告急,已成为疫情下全球汽车生产中的难题,目前全球排位第一的日本丰田亦不得不选择空运的方式,将在中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部件紧急运送到海外,以满足当地生产所需。不久前,北京奔驰发出致天津市政府的关于恳请19家汽车供应商复工的信函。信中称:“一旦停限产超过一天,都将导致北京奔驰停产。如果北京奔驰不能顺利复工,经济损失每天将超4亿元,这也将为京津冀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不仅整车如此,汽车零部件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考虑到层层传导带来的迟滞效应,整个产业要恢复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时间。

渡过难关需同舟共济

面对困难,汽车厂商积极自救,联合上下游生产链条抱团取暖,争取早日全面复工复产。

各大汽车企业推出详尽预案,从员工防护措施,到高效协同生产、采购和销售等价值链环节,再到支持渠道伙伴、加强上下游协作等,不一而足;主机企业与经销商伙伴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各大汽车品牌都调整了商务政策,取消或降低月度销量考核、优先在资金链上支持经销商、推出全新销售及服务模式,经销商在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发力,将销售由线下改为线上,直播卖车成为普遍做法;对于不到店保养维修的消费者,推出了安全进店策略等。

面对不同以往的销售环境,不少车企在极短时间内采取了快速、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吸引消费者。广汽本田、长城汽车、一汽奔腾等车企通过线上发布的方式,推出新款车型,丰富产品阵营;有些车企推出了一系列购车优惠政策。以北京地区为例,针对获得2020年北京新能源购车指标的消费者,北汽新能源、上汽名爵、小鹏汽车等车企在定金方面加大优惠力度,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威马汽车、长安新能源等车企则在购车礼包上下功夫,推出了购车优惠政策。

必须要说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系统性的。汽车产业高度关联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各地推进的复工复产有助于保持制造业生态稳定,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对于疫情的抗侵袭能力。基于此,汽车产业发展企稳不仅需要企业的“自救”,还需要国家着眼产业链进行政策支持。

为尽快恢复和刺激消费,在2月份,短短10天之内,工信部、商务部等多部门相继表态。2月20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商务部接下来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消费政策。2月25日,工信部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地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有所行动。2月21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出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事实上,广东佛山在2月初就出台了购买新车的补贴政策,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

维权建议

对于一些小纠纷,消费者可与经销商及厂商积极沟通,协商解决。

倘若协商解决无果,可向当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申请调解,也以通过书面、拨打12315热线、上门投诉等途径,向消费者协会反映遇到的问题。在此之前,尽可能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包括照片、损坏的零部件、维修记录及维修记录记载的故障原因分析等。有条件的消费者还可以求助律师,了解三包法、产品质量法中相关法律规定,做到依法维权。

如通过消费者协会无法解决问题的,消费者还可以向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进行申诉。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进行维权仲裁和诉讼。维权和诉讼判决对当事方具有强制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这也是解决双方争议的最终手段。提起法律诉讼过程中涉及到的举证问题,一直是消费者维权过程中较高的维权门槛。在此专家特别提示消费者的是,根据新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在6个月内,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必须由商家或者厂家出具证据,证明车辆没有问题,否则按照存在问题处理。

质量期待

3月6日,J.D.Power(君迪)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影响调查报告显示,汽车质量如安全和性能依然是购车者考量的最主要因素。受疫情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和健康成消费者又一考量重点。

意向购车者最关注的健康类功能和配置分别是:有消毒和杀菌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系统、App远程控制车内空气循环和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有车一族也希望在车内增加空气净化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除此之外,人体健康监测功能和在线医生等与及健康相关的功能和配置也愈发受到车主重视。汽车厂商应用保证车内空气健康、安全的汽车新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疫情防控期间,车主普遍选择尽量减少进店频次,这催生了一些特殊服务需求。J.D.Power(君迪)发布的上述报告显示,车主希望疫情防控期间品牌和经销商提供远程技术支持(54.7%)和线上车辆问题诊断服务(53.1%)。线上服务诊断对厂商的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五成车主希望经销商提供上门取送车进行车辆维修和常规保养以及车辆消毒服务,经销商应把握上门服务机会,创造新的服务需求。

在疫情影响下,人们的收入受到影响,收入预期下降,进入存量市场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注定更加激烈。造出可靠性和耐用性强的好产品,不仅应成为车企不变的初心,更是关系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针对特殊时期的消费者需求和服务需求,汽车厂商应主动抓住机遇,积极提升和完善线上销售、服务以及其他数字化运营能力,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