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推介>>

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首次集中会演

2018-06-10 12:06:03 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6月9日电(记者周润健、周玮)“多彩非遗·美好生活”——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非遗曲艺周8日在津开幕。当晚,在天津中华剧院的开幕演出中,既有铿锵悦耳的快板书联唱《神州曲艺汇津门》,也有俏皮动听的长子鼓书《腊月天儿》,还有长于抒情的四川清音《摘海棠》、唱腔独特的山东琴书《苦乐娘亲》,可谓南北兼容、说唱俱佳。

“能参加非遗曲艺周的开幕演出很高兴,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自己作为非遗传承人,一定多培养学生,把天津时调艺术传承下去。”93岁高龄的天津时调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毓宝说。

全国非遗曲艺周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及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第一次将全部曲艺类、127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展演,是曲种数量最多的一次专业性会演,也是探索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为期7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的170多支队伍将进行20场驻场演出,还将组成36支非遗曲艺小分队,奔赴天津的社区、企业、校园、军营,开展100多场演出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负责人表示,全国非遗曲艺周是曲艺界的一次大团圆,对于总结交流曲艺保护传承经验,推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激发曲艺传承人的艺术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励他们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