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阅读“屏”障:电子书阅读器乏人问津

2013-03-26 10:57:22 新华网

   乏人问津的电子书专柜,早已让小何习以为常。这位在广州天河购书中心落脚数年的经销商,经营着包括文曲星、汉王在内的电子产品。

    “只有一些学生的家长来买点读机,电子书很少有人过问。”小何说。

   与这边的冷落相对应的,是毗邻的苹果专卖店,而那里的交易频率显然更快,最高峰的时期每个小时里会有3台产品被卖掉。每到节假日,这里都忙得不可开交。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这六七名店员要给用户介绍产品性能、报价,以及帮助用户体验产品。

   2010年,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62,下称:汉王)董事长刘迎建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他的时代到来了,而直至今日,电子书的爆发增长始终没有到来,除了惨不忍睹的财报数据,刘迎建和他的汉王头上的光环已经消失。

   刘迎建对于行业的预判并没有出现失误,在2011年5月19日,亚马逊所销售的电子书总量就已超过纸质书,当时在亚马逊网站上,每卖出100本纸质书,便可以卖出105本电子书。但在中国,这个趋势却始终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电子书被海量的平板电脑、大屏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所集成。

    整合者缺位

   电子书的绝大多数功能已经被平板电脑、大屏智能手机所“稀释”,单纯比拼硬件性能绝非平板电脑、大屏智能手机的对手。因此,亚马逊的Kindle选择了软硬结合的模式——硬件(电子书阅读器)+软件(电子图书等资源)。

   在2007年亚马逊Kindle问世后,不少中国企业试图在中国扮演一个类似于亚马逊那样的整合者角色,但都无功而返。汉王曾试图拉拢传统出版社将内容放入汉王的平台而增加其硬件的销售,同时与传统出版社进行分成。

   但是,大型出版社普遍有一个克制性的信条,“要演进,不要革命”。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出版社将自己的市场视为保守的,不需要激烈的变化,不需要太多的创新。对于数字阅读领域,出版社一直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

   一直致力于数字阅读的读览天下创始人李森和,每每谈及与出版社的合作便大倒苦水,出版社的保守让他总是获得一些库存书籍,但在没有获得优质内容资源的情况下来做书籍的数字阅读显然无法吸引用户。

   “出版社一是担心电子版内容更容易被盗版;二是现有电子书的付费模式和纸书是不一样的,未来的支付方式需要一个巨大的市场基数,可目前的市场没法保证。”李森和说。

   由于版权方面的纠结使得电子书的内容供给上始终处于一个无序状态,对于大多数国内用户来说,他们还是通过盗版来实现数字阅读,在他们手上的电子书往往成为一个纯硬件产品,无法形成“内容+渠道+终端”的移动阅读产业链。

    这也使得电子书的增长巅峰迟迟未到。据研究机构DigitimesResearch预测,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未来三年将呈连续下降趋势,2013年将为820万部,2014年为650万部,2015年为500万部,即便通过技术升级等手段可以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但整机市场的需求萎缩也使得上游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

   全球两家电子纸显示器供应商之一——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奥翼)就面临这样的挑战。其开发的赛伦纸,解决了此前只有台湾元太科技一家垄断的局面。但由于国内电子书需求的疲软,其只有通过出口国际市场,和将自己的核心产品应用于广告显示屏、电子货架标签等领域来增加营收,并将电子纸显示技术应用到更多更有想象力的领域。“但我还是希望电子书在中国能有一个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在国内的主营业务有所突破。”奥翼创始人陈宇如此表示。

    复合型需求

   对于电子书而言,所面临的屏障不光源于版权授权的纠结,同样也受制于社会化阅读需求的提升。但是电子书的阅读体验,无法与用户复合型的需求相匹配。

   2007年,新媒体的崛起产生的传统媒体转型让李森和看到将那些制作精美、重视版面美感的报刊杂志做成数字产品来进行贩卖,同时由于报刊杂志的出版周期较短造成了盗版成本极高的现象,不存在书籍市场的盗版横行,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成立了读览天下公司。

   尽管在2009年、2010年经历了电子书的热炒,但都没有让李森和为之心动,直到随后的平板电脑、大屏智能手机的普及,这才促使李森和在读览天下已经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将未来鏖战的焦点放在移动端。“如果用电子书来看报刊杂志就太难受了,黑白两色的色彩就够难受了。”李森和认为,黑白的阅读并不适用于杂志。

   电子书除了硬件方面的单一化外,在内容建设上存在的阻力更是让李森和彻底放弃书籍市场的开发。和汉王那些企业构建内容平台的方式一样,李森和的读览天下也要和不同的媒体和出版社接触来谈版权授权。但相比出版社的保守,媒体对于在线阅读的兴趣非常高涨,一直被新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也在寻觅转型之路,在报刊杂志的版权授权以及利润分成上,李森和并没有遇到太多麻烦。

    阅读的“屏”障

   目前,读览天下的签约授权杂志已有1600多家,李森和表示:“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媒体有分成,相对比较灵活,主要是想把平台先搭建起来。”

   在2011年,李森和与合伙人陈迟创立了ZAKER,与读览天下走的销售平台路线不同的是:ZAKER走的是社会化阅读道路,将资讯、微博、博客、报纸、杂志、图片、RSS、GoogleReader等众多内容,按照用户个人意愿聚合到一起,实现个性化定制,具有微博邮件等社群化互动分享功能。

   有了读览天下的内容合作做基石,ZAKER的内容合作谈判更为快捷,不到2年的时间内便有1000多家内容合作伙伴,其中也有不少的自由撰稿人以及自媒体人士,通过社会化阅读的平台,绕过出版社这个大山来获取书籍阅读资源。

   在李森和看来,大多数用户还是希望自己手上的终端是一个复合型产品,ZAKER所起到的阅读功能只是其中的一个APP而已,电子书的功能过于单一。就阅读功能而言,尽管阅读书籍体验虽高,但只能阅读书籍,对于其他载体很难兼顾,没有办法大规模放量。

   “这种体验极高,只具备单项功能的电子产品就像MP3一样,作为大众消费品在火了一阵以后就被这些移动终端给集成掉。”李森和说,而据eMarketer报告显示,因受到平板电脑的侵蚀,在2014年和2015年,电子书阅读器增速将放缓至5%。

   选择逃离出版社的李森和也在投资市场备受青睐,君联资本在2009年为读览天下估值1000万美元,同时投资250万美元,而在2012年,李森和又完成了第二轮10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4000万美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