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甘肃秦安:散落民间文物“落户”新家

2013-03-19 14:27:59 中国文化报

    新华社兰州3月17日电 (记者张文静)走进一个400平方米的展厅,记者看到,大大小小、出自不同时期名家之手的牌匾整齐划一地悬挂在墙上。花费多年时间从民间收集的108块具有重要价值的牌匾及12万多份不同时期的报刊,在甘肃省秦安县博物馆安了“新家”。

   秦安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安俊维介绍,今年新开设了两个仿古建筑展厅,安放和珍藏散落民间的文物,目前收藏的这些牌匾出自胡缵宗、左宗棠、张之洞、赵熙、刘文辉等朝廷要员和书法名家之手。“这些牌匾中,最年长的是胡缵宗于嘉靖丙午年题写的‘世代昌隆’匾,距今467年,最年轻的也有80年历史。”

   在报刊展厅里,记者看到,这里陈列着600多份精装在玻璃框内,具有代表意义,记录了我国不同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报刊。

   安俊维告诉记者,展厅陈列的最早的一份报纸为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的《邸钞》报,距今已290年。“这份报纸共16张32页,内容为上谕,在民间仅有数份,品相好。”

   安俊维说:“我们通过收藏和免费展示这些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文物及文献资料,一方面能更好地保护这些沉甸甸的历史作品,另一方面也给老百姓提供一个感知历史、了解历史的机会。”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