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汽车>>

多家造车新势力去年财报“钱”途堪忧

2023-03-23 14:43:14 中国质量报

产品增多 价格愈贵 亏损加大

多家造车新势力去年财报“钱”途堪忧

□ 本报记者 岳 倩

3月21日,零跑汽车2022年财报出炉:收益为123.85亿元,较2021年增加295.4%;净亏损为51.09亿元,2021年为28.46亿元,同比增79.52%。在此之前,“蔚小理”三家财报也已经公布。从财报来看,这些新势力车企呈现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成立多年,产品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贵,但均没有盈利,赚钱却越来越辛苦,亏损也越来越大,持续亏损又与大笔投入研发及营销费用有关。数据显示,蔚来全年亏损144亿元,小鹏为91亿元,理想也达到了20亿元之多。

具体来看,这些车企无论在车型还是销量以及营收方面均取得了增长,但“烧钱”程度也大幅增加。财报显示,销量规模的快速扩大带动了这些车企营收的不同程度增长。其中蔚来营收规模最大,达492.7亿元,同比增长36.3%;理想和小鹏分别为452.9亿元、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7%和27.9%。零跑汽车全年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加295.4%。与之对应,它们卖掉的新车数量分别是12.25万辆、13.32万辆、12.08万辆、11.1万辆。

毛利率既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应对成本上涨等风险时抗压能力的体现,更是企业未来投入的基础,对造车新势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车企毛利率均不尽人意。2022年是理想汽车的产品大年,更高端的产品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更高的利润率,但其毛利率仍然出现了下滑,为19.4%,低于2021年的22.3%。据悉,2022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06.3%至67.8亿元,原因在于员工数量增加、整体薪酬变高以及新车型和技术研发活动开支上升。蔚来汽车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18.9%下滑至10.4%。据了解,这一方面与其在研发和营销方面的支出增长有关,还与其换电站/充电桩建设、新车型研发、新品牌的规划以及新创业务布局投入增加有关。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也在下滑,从2021年的12.5%下滑至2022年的11.5%。小鹏汽车解释称,汽车毛利率下滑主要是由于销售折扣增加及材料成本上涨所致。相比“蔚小理”毛利率的下降,目前,零跑依然没有摆脱负毛利率的困境。2019年至2021年,零跑毛利率分别为-95.73%、-50.63%、-44.3%,2022年为-15.4%。这意味着零跑是实实在在地在“亏本卖车”。对此,零跑特意在财报以及电话会议中强调,如果不考虑经销商返利,零跑去年下半年的毛利率已经转正。据悉,目前在销售网络上,零跑以经销商门店为主,自营比例只占15%。

在盈利难的同时,新势力车企还面临着行业内降价潮的冲击。在特斯拉降价打破原有价格体系的同时,在与新能源汽车竞争中节节败退的燃油车最近也祭出降价杀手锏,由于本轮燃油车降价幅度较大,对一些原本在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徘徊的客户形成很大吸引力。这些因素,都给新势力带来不小压力。保价还是保量,成为新势力车企左右为难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抢市场”远比“保利润”更重要,降价是新势力必须要做的事。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陷入疯狂内卷状态,快速扩大规模、保住市场份额十分重要,尤其是目前整体消费预期较低的情况下,保住市场份额更是重中之重。

不过,从前两个月的销量情况看,降价刺激销量的做法在新势力车企身上并未出现大幅反弹的效果。数据显示,蔚来1月交付量8506辆,同比下滑11.87%,环比下跌近一半。2月,蔚来销量重回万辆水平,达1.22万辆。同样下调价格的小鹏,1月共交付5218辆,同环比均腰斩;2月交付量也并不出色,仅6010辆,同比仍呈下跌态势。零跑汽车在2023年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全系降价,2023款零跑C01降价最高接近6万元。但今年前两个月,零跑也只交付了4337辆,较2022年同期减少62.4%。

当然,新势力车企承压前行也具备一些积极因素。首先,降价带来的战略性亏损并非无底洞。分析认为,汽车产业本身是一个靠规模才能出效益的产业,规模效益十分重要,上规模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是首要任务;规模效益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产生的收益,远比汽车涨价带来的收益更高。另外,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电池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态势,在今年终于得到缓解。随着电池原材料产能不断扩产,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开年以来,锂电材料价格全线下跌,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去年11月逼近60万元/吨跌至日前的35.5万元/吨,价格暴跌超40%。

《中国质量报》【行业观察】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贵州省铜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你送我 ...

  • 湖北省兴山县市场监管局围绕热点食品 ...

  • 河北省大城县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 ...

  • 福建漳州市全力推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 ...

  • 原州区:打造肉牛全产业链 助推肉牛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