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质量故事>>

严守产品质量生命线——从华熙生物看高品质国货打造

2023-03-21 16:02:52 中国质量报

严守产品质量生命线

——从华熙生物看高品质国货打造

近两年来,《企业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多项化妆品行业政策陆续出台、实施,从化妆品质量安全及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等不同维度,规范和引导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享受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护航。

而创造让消费者安心、放心的市场环境,不断强化信任消费,企业及品牌应该作出哪些努力?头部国货品牌纷纷交出了答卷,行业头部企业华熙生物对产品的质量管控,也成为了国货产品高品质打造的缩影。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对品牌信誉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真正做到质量可靠,才能与消费者建立起信任对话。自2018年全面进军功能性护肤品市场以来,华熙生物打造了多个品牌及产品,2022年还产生了9个销售量过亿单品,深受消费者信任和喜爱。观察华熙生物,其依托自身二十余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拥有全产业链业务体系,能在技术、原料、配方、生产等各个环节,从源头到终端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把控。

遵循“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企业发展逻辑,华熙生物依托六大研发平台,以生物科技赋能终端消费品打造。同时,华熙生物还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医研共创,进而推动功能性护肤品的开发。

华熙生物大力投入建设的上海护肤品研发中心,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护肤品新型技术研发、新型配方研究、生产技术与工艺研究、功效及临床分析检测等功能模块,设有十多个研发工作室,为护肤品的研发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华熙生物进行原料及功能性护肤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技术——3D全层皮肤模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和原理,在体外利用人正常皮肤细胞构建具有完整三维解剖结构、高度模拟人体皮肤的组织模型。其可以在原料的作用机理等深层研究基础上,通过3D全层皮肤模型进行“物质筛选”。

以科技为根基支撑护肤品打造,华熙生物不断在原料上进行创新挖掘,并通过国内领先的分析检测、配方技术以及人体功效实验室等,为产品功效提供保障,不断满足当下消费者护肤多元化需求。


华熙生物的次抛生产车间

在化妆品原料端,华熙生物掌握着“源头”主动权,目前拥有化妆品级原料SKU超100个。2022年华熙生物化妆品新原料“水解透明质酸锌”“水解透明质酸钙”以及“N-乙酰神经酰胺”成功备案。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原料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也设在华熙生物。

布局前沿科技合成生物,也让华熙生物在原料创新、产率提升上更加具有优势。如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推出的“抗衰”新原料BioyouthTM-EGT Pure超纯麦角硫因,其发酵水平从毫克级提升到了克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其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普惠更多消费者。

分析检测技术,则从分子结构、作用机制、测试方法、预测模型等产品开发维度,为护肤产品研发的深度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其从护肤品的原料筛选阶段就开始介入,以保证原料的安全、有效性;在研发过程中,辅助支持产品新的技术和配伍;在产品终端,也会进行出厂检测等。

化妆品配方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品牌的研发实力,从专业和科学的角度分析原料特性,考虑原料之间的配伍关系,不断进行科学、合理性配伍测试,才能获得安全、稳定、有效性俱佳的产品配方。如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的INFIHA?技术,将玻尿酸功效由保湿拓展到修护、抗皱,解决了功效达成、安全保障等问题。

而“人体功效测试”是化妆品与消费者成功见面的最后一道门,也是化妆品品质功效的“监管员”。华熙生物拥有完整的功效测试评价体系,2019年就在上海研发中心成立了人体功效实验室,属于国内一流水准,不仅可以进行化妆品相关法规列出的18类功效评价项目,还能持续不断进行新的功效评估模型和方法的开发。

此外,面对消费者追求天然、健康、无添加的护肤增长需求,建设护肤品“防腐体系”也成为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如华熙生物在原料端用原料配伍,充分发挥生物活性物的作用,以减少防腐剂的使用;生产端的次抛生产采用BFS吹灌封一体化生产技术,实现无菌灌装;在包装形式上,选择真空按压式包装等,可一定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繁殖和增长。

2022年华熙生物荣获“全国化妆品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全国化妆品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和“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三项化妆品行业国家级质量大奖,再次肯定了华熙生物在高品质国货打造上的贡献与价值。

多向发力提振消费信心,产品质量仍是关键所在。本土化妆品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上升期。更多华熙生物这样的头部企业共同致力于高品质产品打造,为消费者带来优质消费体验,带动国货高质量发展,才能讲好化妆品国货崛起的故事,共创中国品牌的高价值。

(广告)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贵州省铜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你送我 ...

  • 湖北省兴山县市场监管局围绕热点食品 ...

  • 河北省大城县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 ...

  • 福建漳州市全力推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 ...

  • 原州区:打造肉牛全产业链 助推肉牛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