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维权>>

整容起纠纷,“恩喜医美”拒绝退款......

2023-10-27 17:08:57 中国消费者报

近日,中国消费者报“3·15消费者之声”全媒体互动平台接到吉林省延吉市消费者刘女士投诉称,自己做的美容手术失败,涉事的医疗美容机构却“理直气壮”拒绝退款。到底怎么回事?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调查。

整容起纠纷

退款须签协议书

刘女士告诉记者,2020年6月19日,她来到位于长春市南关区金宇大路吉森漫桦林小区的长春吉美恩喜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喜医美),支付了2.98万元(包含眼部综合及1年的智龄美肽服务),做了重睑术。同年7月15日,刘女士又在恩喜医美支付了4.5万元(包含鼻基底膨体填充、智龄美肽、4D提升),准备做假体隆鼻基底手术。术前诊断,刘女士患有鼻基底凹陷。同年10月18日,恩喜医美的医生为刘女士做了假体隆鼻基底手术。刘女士说,上述两项收费,恩喜医美均未给她开具发票。

image.png

经过术后观察,刘女士对恩喜医美给自己做的重睑术很不满意,认为“做坏了”,找到恩喜医美要求退还相关费用。

image.png

2021年11月20日,恩喜医美同意眼综合项目退款1.5万元,但要求刘女士必须签订协议书。

刘女士看到,协议书的条款中包含其假体隆鼻基底手术保持售后但不予退款的内容。刘女士称,由于恩喜医美态度强硬,称不签协议书就不退款,当时为了拿到退款,她只好妥协。

image.png

今年10月13日,刘女士发现自己的鼻基底出了问题,经恩喜医美复查,确认鼻基底填充的膨体已经移位到苹果肌下面。刘女士多次与恩喜医美交涉,希望告知膨体移位的原因,同时要求恩喜医美将移位的膨体取出,并给予一定的赔偿。恩喜医美同意取出移位的膨体,但拒绝告知膨体移位的原因,也拒绝赔偿,理由是刘女士已经签订了协议书,其中已写明了假体隆鼻基底手术保持售后但不予退款。

10月24日,刘女士来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通过体部CT平扫(颊部异物)的方式,对自己发生膨体移位的颊部进行了医学检查。该医院出具的CT诊断报告单的诊断结果写明:“左侧鼻根部及右侧上颌窦前方梭形致密影——术后假体。”

image.png

恩喜医美当时涉嫌无照经营

协议书公章“身份”存疑

10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恩喜医美门诊部。当得知记者想了解消费者刘女士在该门诊部接受医疗美容的情况时,一名自称医疗部总监的王女士态度坚决地说:

“双方签有协议,我们拒绝采访,正准备走法律程序。”

根据刘女士提供的材料,她去恩喜医美做重睑术和交钱的日期分别是2020年6月19日和7月15日。而据记者调查,此时恩喜医美还没成立,因为其营业执照显示的成立日期为2020年9月2日。也就是说,恩喜医美当时涉嫌无照经营。

另外,恩喜医美与刘女士签订的协议书上,所盖的公章是南关吉美恩喜医疗美容门诊部。2023年10月22日、23日,记者分别前往长春市政务大厅的长春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及吉林省市场监管厅企业档案管理中心,均未查到协议书上所盖公章的“南关吉美恩喜医疗美容门诊部”,只有长春南关区吉美恩喜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也就是说,该门诊部目前不存在,公章来源存疑。

律师观点

协议显失公平可依法撤销

刘女士与恩喜医美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显失公平?这样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刘女士是否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协议?

10月23日,吉林朗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唐文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恩喜医美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美业的公司,在签订协议书时具有优势地位,而刘女士并不具有专业的医美知识及经验,其对重睑术及膨体填充鼻基底失败的后果更是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尽管刘女士与恩喜医美已协商一致“眼综合退款1.5万元,膨体填充鼻基底保持售后服务但不予退款,甲方支付完毕上述款项后,双方的服务纠纷即告终止”,但刘女士当时对手术失败造成的后果没有清楚认知。所以,应当认定刘女士在签订协议时因缺乏医疗知识,不能判断后期影响,导致重大误解,协议结果显失公平,刘女士有权向人民法院主张撤销协议书。

另外,与刘女士签订协议书的甲方为“长春吉美恩喜整形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但协议书上加盖的公章却是“南关吉美恩喜医疗美容门诊部”,而“南关吉美恩喜医疗美容门诊部”未在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合同主体也存在问题。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南 ...

  • 一根绳  一条心  一股劲  一定 ...

  •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市场监管局开展“ ...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创新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