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防止野生菌中毒!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

2023-07-03 10:46: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随着盛夏时节的到来,种类繁多的食用野生菌开始陆续上市,人们餐桌上增添不少以野生菌为食材的美味佳肴。野生菌虽然味道鲜美,但是误食有毒野生菌,将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各地野生菌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为防范食用野生菌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野生菌消费提示:

了解野生菌相关知识

作为野生菌“食客”,仅仅“爱吃”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应具有野生菌鉴别常识。关于无毒野生菌和有毒野生菌的识别,以及正确的食用方法,消费者可通过查看相关书籍、查阅相关官网、查询科普专栏等方式进行学习了解,掌握科学鉴别方法和烹饪加工知识,确保安全采摘、加工和食用野生菌。

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菌

夏季是野生菌的生长旺季,有的消费者在进行登山、郊游等野外活动时,看到野生菌会进行采摘。特别提醒消费者,在没有十足把握确认其可食用的前提下,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菌,更不可随意加工食用,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谨慎选购食用野生菌

市场上出售的野生菌种类较多,不要轻易购买自己不熟悉、无法辨识、从未食用过的野生菌,尤其对从未接触过的“新”“奇”“怪”的野生菌,不要因好奇心理而购买食用。不要购买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辨的野生菌,购买时应挑选新鲜采摘、无霉变、无异味的野生菌。

在此,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食品经营者,务必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采集、不加工、不销售陌生的菌子和毒菌子。学校、医院、单位食堂以及婚丧嫁娶、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消费者如发现商家销售有毒野生菌等违法行为时,请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通讯员 魏国华)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GS8车机卡顿死机频遭投诉 广汽传 ...

  •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对辖 ...

  • 从乡村振兴到农业强国的创新探索—— ...

  • 2023东亚海洋博览会在山东省青岛 ...

  • 探营一汽奥迪经销商:硬件设施优秀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