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如何正确使用滴眼液?帮您解锁正确“姿势”

2023-04-07 14:54:30 江门市场监管

一般人群使用滴眼液注意事项

1.在使用滴眼液之前,应仔细核对药名、浓度及类型,以免发生误滴。

2.使用滴眼液之前要洗净双手,有条件时应用75%的酒精消毒手指。

3.头部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用手指轻轻下拉下眼皮,暴露下结膜囊,将一滴眼液滴入结膜囊内(应避免将药液直接滴于黑眼珠上),再轻轻提起上眼睑。如是眼膏或者眼用凝胶剂,用棉签将条状药膏涂入,接着将上眼睑轻轻提起后下压,使眼膏充分置于结膜囊内,闭眼休息片刻,轻轻转动眼球,使药膏分布均匀。

4.使用滴眼液之后,双眼轻轻闭合1-3分钟,压迫内眼角3-5分钟,用干净的纸巾或者棉球擦掉流出的多余药液。儿童用药时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5.使用滴眼液时瓶口不要接触眼睛或者他物,要保持睁眼,同时在使用完滴眼液之后一定要立刻将盖子合上,以免滴眼液被污染,继续使用被污染的滴眼液不但不能治疗,反而会造成伤害。

6.如果同时应用滴眼液和眼药膏,应先使用滴眼液,间隔10~20分钟后再使用眼药膏。药膏停留较久,可能由于油膜而出现雾视,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在午睡或者晚睡前涂用。

7.对于制成混悬液的滴眼液,在使用之前应当充分摇匀。

8.正常时结膜囊最多可以容纳药液量约为20微升,我们常用的滴眼液一滴约为39微升,超过了正常容量,因此有约一半的药液从结膜囊溢出,因此每次一滴就足够。多滴无益,而且有害。严重时可能产生中毒现象,尤其是儿童。

9.如确需滴用两种滴眼液时,可以采用顺序滴眼的方法,先滴第一种滴眼液,然后过3-5分钟,再滴第二种。如果一天内需用多种滴眼液,可以适当将用药时间错开。

10.多剂量容器中的滴眼液自首次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应当超过4周,除非药品的说明书上另有说明。当使用不含防腐剂的单剂量滴眼液时,开封后使用一次就应弃用,最多不超过一天。

特殊人群使用滴眼液注意事项

孕期期间

在孕期期间必须使用滴眼液时,应当注意使用方法,滴药后要压迫泪囊部3-5分钟,尽量减少药物全身吸收。

哺乳期妇女

哺乳期妇女如正确使用滴眼液时,药物全身吸收的量很少,一般不会对乳儿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如果所用方法不正确,不压迫泪囊部,导致药物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会对乳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儿童

儿童使用滴眼液时,用药要明确和及时,最好由两个成人来完成,并用手指压迫泪囊部3~5分钟。3岁以下应当慎用散瞳药,不推荐1岁以下儿童使用喹诺酮类滴眼液,如需使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可以选择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氨基糖苷类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膏。

在使用滴眼液前,除了向眼科医生或药师询问有关用药问题之外,也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应当注意以下内容:看清药品名称,弄清滴眼液的作用及用途,仔细阅读滴眼液的注意事项或禁忌症的内容,看清楚说明书中所列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所用滴眼液的储存条件,尤其是需要冷藏保存的。不明之处及时请教医师或药师。

常见眼病的治疗措施与注意事项

急性细菌性/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多见于春秋季节,可呈现流行状态,应及时就诊治疗。这种眼病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眼部的分泌物或泪水,再用手揉擦眼睛而传播,传染期为发病后7-10天,应当注意隔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居家休息,不去公共场所。如是单眼发病,也要双眼用药,先滴未发病眼,再滴已发病眼。

睑腺炎也称麦粒肿,治疗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结合涂用眼膏有助于感染控制。初起可以采用冷敷,硬结未软化时可湿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吃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并保持大便通畅。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东省珠海市质计所推出第一季度“实 ...

  • “圳品”的名气为何越来越大——深圳 ...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阳峰山白茶 ...

  •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引导企业由传 ...

  • 探营AION埃安商超店:新店略显冷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