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年中大促来了,请收好这份“6.18”消费提醒!

2022-06-16 10:01:4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6·18”年中大促期间,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网络购物消费者:

1.选择要谨慎。网购时一定要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大、信誉度高的购物平台,选择品牌知名度高、访问量大、售后有保障的商家。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登录陌生网站,不要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慎重选择个人微店交易,警惕不法分子浑水摸鱼诈骗钱财,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购物。

2.消费要理性。要理性看待所谓的“限时抢购”“爆款秒杀”“巨惠特卖”等促销活动,不要轻信“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等促销信息,避开低价“陷阱”,建议消费者提前做好规划,按需购买,不盲目攀比、不冲动消费,不要被各种折扣、赠送的优惠券及优惠叠加等商业手段绑架,下单前要三思而行,避免入坑或购买一些长时间不会使用的商品。

3.规则要读懂。商家促销规则复杂繁琐,要充分了解清楚商家制定的退换货规则、预售规则、折扣规则、红包优惠券使用规则、定金退还规则等,要提前关注商品价格波动,并通过多个平台、多种渠道进行对比,明确红包、积分及优惠券的使用范围,询问退换货方式及运费政策,避免事后因不了解促销规则而发生消费纠纷。

4.付款要小心。消费者应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对通过朋友圈、微博、直播等开展的商品销售活动,不要私加微信线下交易,不接收和打开陌生人通过聊天工具等发送的不明链接,谨慎使用“二维码”支付,防止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和网银信息,避免财产损失。

5.凭证要保留。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收集和保存购物凭证,例如促销活动截图、商家承诺截图、与卖家的聊天记录、购物记录、快递单号、发票(电子发票)等购物凭证,为后期万一出现消费纠纷进行维权提供保障。商家送货时,尽量当面核验商品,应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购商品一致,有无质量保证书、保修凭证等,如有问题,要请承运公司出具证明。

6.维权要及时。发生消费纠纷时,满足七日无理由退货条件的可以坚决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不满足七日无理由退货条件的,可以查看产品是否是“三无产品”。如消费后遇到问题,要立即申请退款,然后通过客服平台发起维权投诉,提请平台商家客服介入调解,如纠纷依然不能解决,应尽早拨打平台所在地12315投诉举报电话或者向平台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防止因“6.18”期间物流时间较长而影响了时限。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提示本地网络交易经营者:

1.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大审核和抽查力度,确保经营者主体信息真实有效。

2.加强商品和服务审核,严格商品信息发布审核,开展实时巡查,及时下架或删除违法违规产品链接。

3.规范集中促销行为,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管理,引导平台内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4.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提升广告审核水平,严禁虚假宣传、低俗内容。

6.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通过排除、限制竞争及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等开展促销。

7.及时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及时受理、高效处理投诉举报,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8.严格落实防疫管理措施,加强各环节全链条的防疫管理,做到促销期间不放松、不懈怠。

市场监管部门将对“6.18”集中促销活动开展定向监测工作,对平台审核把关不严、销售侵权假冒商品、价格违法及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刷单炒信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罚。

(冯飞达)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中国“最北自贸区”——中国(黑龙 ...

  • 甘肃省礼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化妆品 ...

  • 河北省高碑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假保 ...

  • 江苏连云港市众多快递企业备战“6· ...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尔道嘎国家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