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四类人群,请收好这份6·18消费提示

2022-06-14 17:21:2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即将到来,面对各大电商平台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和直播带货,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按捺不住、摩拳擦掌了。为保障广大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福建省莆田市消委会针对以下四类人群发布消费提示。

[买买买的“抄车人”]

指没提前想好买什么,活动时四处抄别人购物车的人。然而,买买买后发现价格无优势、折扣含水分、质量有瑕疵、售后无保障……“抄车人”往往易“翻车”。市消委会提醒:面对促销,应根据自身需求,提前做好规划,理性按需消费。购买前货比三家,详细了解商品性能、售后保障、促销规则和优惠券使用方法等。如购买预售商品已支付定金的消费者,应关注尾款支付时间,避免定金无法退还,造成损失。

[蹲直播的“加购人”]

作为当下最流行的购物方式,直播购物备受消费者青睐。带货主播的销售话术和直播的即时性特征,容易加剧消费者跟风购物的从众心理。市消委会提醒观看购物直播时疯狂加入购物车的“加购人”:为避免直播购物时“激情下单”,最好选择正规直播平台和信誉度较高的知名主播,下单前要了解清楚商品详情和优惠政策,切勿冲动消费。

[拆快递的“工具人”]

促销活动期间,网购订单交易量的增加导致物流快递业务“井喷”式增长,包裹送达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市消委会提醒:如购买急需用品或生鲜食品,应尽量避开物流高峰期。收到货后最好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鉴于目前国内疫情仍处于多点散发态势,收取快递时,先防护后收件,拆件后要及时进行清洗或消毒。

[被掏空的“吃土人”]

6·18疯狂购物后,不少人可能已经支付宝、微信、信用卡、钱包“四大皆空”了,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还精心准备了各种诈骗套路,试图进一步掏空消费者的“钱袋子”。市消委会提醒:如收到声称客服人员告知中奖、免单、退款的电话或短信,应通过平台向商家正规客服求证。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红包、优惠券链接,不要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防止个人信息或钱款被盗。

温馨提醒

网购时应对关键信息,如商品宣传、促销活动细则、客服聊天记录、付款页面等进行截图保留,以备日后发生消费纠纷时有充足的证据便于维权。(来源:莆田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二十二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在江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 ...

  • 甘肃省礼县市场监管局重点围绕保健食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奶茶 ...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创新形式将食品安全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