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随着安徽滁州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向好和“五一”小长假的来临,聚餐、购物、踏青等各类消费将迎来小高峰,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规避消费风险,结合中消协发布“共促消费公平”年主题,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保委发布2022年“五一”节日消费提示,希望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健康、文明、绿色消费。
一、科学储备生活物资
当前国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快速增长,部分地区传播仍未阻断,家里需要提前储备一些物资,以备不时之需。根据家庭人数和当地疫情进展做合理预估,储存能在保质期内消耗掉的物资。比如米、面等粮油食品,包子、饺子等速冻食品,挂面、方便面、罐头、鸡蛋、火腿、干海带等较易储存的物资; 医用物资:体温计、口罩、碘伏、医用酒精、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等,还有其他病情所需的特殊药品比如速效救心丸、治疗哮喘的舒喘灵气雾剂等。
二、餐饮消费重视安全
消费者外出就餐时,要做好防控措施,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高的餐饮经营户就餐;不要食用新奇食物、野味或从未食用过的食物以及易过敏食物;就餐前,团购优惠券的,确认优惠套餐菜品、种类、价格等内容,如有发朋友圈点赞附有赠品的,明确赠送规则;就餐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做到文明安全就餐;结账时,注意核对价目表和就餐清单,做到明白消费,同时尽量避免聚集性就餐。
三、外出踏青慎采野菜
疫情防控期间,可以选择到人流量较少的公园、野外踏青,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野菜鉴别方法,不采食、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野菜,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到野外、农村踏青游玩,注意查看田间地头农药使用警示,以防采摘、食用刚喷洒过农药、杀虫剂等的蔬菜。生长在卫生环境差的沟渠及公路周边可能遭受污染的野菜也不要采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催吐,及时就医,同时要保存好相关食材证据。
四、网络购物需要谨慎
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的电商。不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不轻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至私人账户的支付方式;充分了解商家的各种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特别是预售商品;在线预订时,应冷静应对诸如“马上预订”“库存紧张”等催购信息,明确各项隐藏条款,多平台和渠道掌握商品信息,提防大数据“杀熟”;谨慎购买中高风险地区商品和境外冷链物品,收取快递做好消杀工作。(梁岩 通讯员 李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