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维权>>

以案说法 | 水果“虚胖”包装惹“众怒” 消委多项举措强迫“瘦身”

2022-04-11 15:34:0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1年5月,李先生因家人爱吃水果,想着“打批发”肯定比零售划算,专程到某水果批发市场挑选水果。购买前,批发商张某告知李先生必须整箱购买,李先生粗略一算,比零售价便宜不少,于是购买了芒果、苹果各一箱,回家还沾沾自喜向妻子“表功”。结果,被妻子一顿臭骂。原来水果箱子里面“别有洞天”,芒果共有三层,每层及每排之间都塞着湿漉漉的草纸;苹果纸箱比普通纸箱沉得多,夹层灌满了“水泥”。李先生认为批发商缺乏诚信,“虚胖”的包装按照水果价进行销售,于是投诉了该水果商家。

接诉后,龙马潭区西南商贸城12315消费者维权服务中心迅速介入调查。张某称,草纸等填充物是为了防止水果在运输途中损伤,同时起到保鲜作用,是产地批发商添加的,自己拿货时,也是一起称重计价的,顾客在批发市场购买水果,不先了解情况,不问清楚毛重、净重的问题,商家肯定也不会主动解释。张某坚称自己的做法并没有错。工作人员认为原本净重才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计重办法。为了让张某信服,工作人员专门随机挑选20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选择“你认为水果包装的重量可能会占到水果总重量多少?”85%的消费者会认为水果包装物的重量不会超过水果总重的5%。工作人员让张某查看了《问卷调查》结果,并耐心进行了法律宣传,批发商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面对李先生进行了道歉,并按照水果价格退还了李先生包装费用。此后,维权中心通过召开座谈会促商家整改、悬挂横幅提醒消费者、逐户张贴《温馨提示》督促商家履行告知义务等方式,使市场上的有些“虚胖”包装逐步“瘦身”,此类投诉逐渐减少。

【案例评析】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很难清楚批发环节的门道,而批发商销售水果时,含糊其辞,有意无意地隐瞒了“虚胖包装”的问题,未向消费者提供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商品信息(即净重占毛重比率低于消费者常规思维),利用“称重不去皮”潜规则当“挡箭牌”,让消费者以水果价格为包装材料买单,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和第10条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就购买水果而言,水果净重属于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商品信息,对于超过消费者正常认知的“虚胖”包装,商家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如果有意隐瞒,诱导消费者购买而获利,甚至自己再“加料”,这些行为涉嫌消费欺诈。(来源:泸州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杜绝“算法陷阱”依然任重道远

  • 安徽省淮北市新冠肺炎疫情备用集中隔 ...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新 ...

  • 刘家峡水库增加出库流量,保障黄河中 ...

  • 荣国府花开春意浓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