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初检和复检报告迥异 消费者质疑检车家检测报告造假

2021-02-04 22:27:40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 “违法车不能上路,买了一堆废铁。”最近,江西省南昌市消费者陶先生颇为郁闷,因为相信了检车家机动车鉴定评估(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车家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花22万多元买回的一辆以为“没问题”的二手保时捷,后来发现这辆二手车不仅被换过发动机,发动机号和证件也不相符,属于不能上路的违法车辆。陶先生质疑检车家公司涉嫌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欺骗消费者。

问题车检测却“未见异常”

2020年9月5日,陶先生在网上相中一辆二手保时捷卡雷拉汽车,该车购于2006年,原价130多万元,车主要价25万元。为了核实车况,陶先生找到检车家公司,为这辆二手车“把关”。

“检测时我因为有事,中途并不在现场。”陶先生说,后来负责检测的师傅告诉他“三大件是好的”。听说车辆没什么大问题,陶先生决定购买。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和车主以22万多元的价格成交。陶先生向检车家公司支付了1698元检测费。

陶先生没想到,车辆买回后就被发现全车漏电,换了新电瓶第二天就不能发动。来来回回找了很多家维修店,掏了2万多元的维修整理费用不说,问题也没解决。最后维修人员说这车问题挺大。陶先生还以为是维修店家想多收费,就拿出检测报告反驳说发动机没有维修过。维修店却称这份检查报告“太假了”“发动机明显被拆过”,并当场取出发动机的主板,发现主板已经发霉。另外,车辆方向盘安全气囊也明显爆开过,经过了重新修复。

“我一听就懵了。”陶先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这和检车家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结论完全不符。随后,他联系检车家公司的客服人员讨说法,并没有结果。经过几轮投诉,检车家公司才答应派人复检。

2020年10月20日,复检报告出来了,结果令陶先生吃惊。他买的这二手车的发动机不仅被拆卸过,还被更换过。更换后也没有变更登记证书,发动机号与证件号码不符合,属于违法车。“这车上路要被查的,出了事故,保险也不赔偿。”陶先生说。

两份检测报告两种结果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看到,检车家公司前后给陶先生出具过两份检测报告,一份在购车前,一份在购车出现争议后。关于发动机,两份报告的结论却完全不同。

第一份报告显示,共检测的数十个项目中,仅有“变速箱机脚垫”等个别项目存在“更换拆卸”,其余结论均为“未见异常”。涉及发动机的项目,“发动机总成”“发动机舱电脑板”“发动机舱零配件”“涡轮增压系统”等均为“未见异常”;“发动机是否分解维修”更明确结论为“未见异常”。

第二份却复检报告显示,“机舱存在明显拆卸和修复痕迹,发动机变速箱存在拆卸吊装,发动机号码与行驶证号码不符”,结论是“发动机存在更换”。

根据陶先生提供的一段录音证据,在发现车辆问题后申请复检时,检车家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发现检测存在重大的问题”。陶先生却表示:“检车家公司说发动机是第一次检测后才更换的。这一点我绝不认同,所以我没有在复检委托书上签字,只拿了报告”。

复检结果出来后,检测家公司称有专业法律团队帮助陶先生向卖家追诉,后来所谓的专业团队变成了外包,不仅要陶先生自讨腰包,还不能提及检测家公司和第一份检测报告。该做法遭到陶先生的拒绝。

检车家支付10倍赔偿款

陶先生表示,事发后卖家一度“玩消失”,自己还报了案。现在卖家找到了,对方亲口承认“明知故犯”。通过监控,也找到了具体的证据,该车的确更换了一台旧发动机。“车辆更换发动机是因为出了事故,存在泡水的问题。卖家存在欺诈行为,目前我找了律师,正在商议启动‘退一赔三’。”陶先生说,“但检车家公司作为检测方,未尽到相关义务,给我造成的损失必须赔偿。”

记者发现,检车家公司在其官网上自称“检车家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车辆检测评估机构”“面向全国各地提供二手车检测,鉴定,评估,出具检测报告,委托检测鉴定事故车,提供二手车购前检测服务,淘车服务”。

该公司还承诺“我们只还原真实车况、让您避免买到事故车、水淹车、火烧车、大修车等问题车。我们不卖车,不导购,不促成交易赚取差价和佣金。客观、中立、专业、权威是我们立业之本”“在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如果确定我们检测师存在漏检错检事故车,水淹车,火烧车,导致委托人购买,检车家将承担检测费用的10倍赔付”。

2月1日,陶先生告诉记者,检车家公司已经依照服务承诺,按照检测费用的10倍标准,赔付了16980元。该公司曾要求他签订一份协议,内容是不在任何场合发表对该公司不利的言论。陶先生拒绝签字,并表示不会签订任何协议,因为赔付只是检车家公司应该履行的义务。

此前,《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向检车家机动车鉴定评估(成都)有限公司发去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收到该公司回复。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 ...

  • 江苏恒顺集团“酱醋文化节 万人打酱 ...

  • 广东省中山市马鞍岛的中铁大桥局深中 ...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开展特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全力守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