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汽车频道>>新闻>>焦点新闻

超过30款车型搭载 为何旗舰车多数选择高通骁龙8155芯片?

2022-08-09 15:02:05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余昶)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已超过50%。随着各车企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比亚迪、小鹏、蔚来、荣威、理想、福特等汽车厂商智能座舱的搭载率甚至达到了80%以上。

(图片来源:岚图汽车)

汽车产品定位渐变,承担着“第三空间”使命的智能座舱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缓的当口逆势起飞。座舱历经机械、电子化,向第三生活空间演变的过程中,承担“指挥部”功能的处理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更成为车企宣传产品的卖点。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L9新车搭载两块SA8155P芯片以支持车内五块屏幕的运行;极氪汽车宣布为新老用户免费升级SA8155P芯片赢得一阵好评;岚图汽车低价为新老用户更换芯片;蔚来李斌在用户的声讨中直呼“免费升不起”。

(图片来源:岚图汽车)

那么SA8155P芯片现在的使用情况究竟如何?为什么能够从车规级芯片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汽车厂家的选择呢?

搭载SA8155P多为旗舰车型

根据目前市场上的车型整理统计,2021年-2022年,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上至60万元级的岚图梦想家,下至9万元起步的名爵MG ONE,国内搭载SA8155P或是可以升级搭载SA8155P的车型已经超过30款。

其中,传统车企以及传统车企推出的“传统新势力”如长城汽车、吉利、长安等车企,为旗下旗舰车型以及新推出的车型搭载SA8155P芯片,以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生怕落后于人。

 

智能化起点较高的“造车新势力”,在车型硬件设计上也有预埋,在推出搭载SA8155P芯片的新车后,同时也对老用户提供有偿的硬件升级,旗下其他车型提供升级,车型渗透率较传统车企更高。

可以说高通已经对市面上的智能车形成垄断形势,那么高通骁龙SA8155P芯片究竟是靠什么形成现在局势的呢?

切实贴合市场带领高通成为“天花板”

其实在两三年前,汽车对于芯片的技术需求并不高,以稳定为主。由于使用工况恶劣,汽车芯片使用场景需要满足工作温度(-40℃—155℃)、工作电压(1V—60V+)、使用寿命(10-15年)、故障率(≤1 DPPM)等要求;但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车内功能不再是简单的收音机+空调,为了提升智能智能座舱的智能感,最先被升级的就是屏幕。

(图片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

先是大尺寸的屏幕取代了小尺寸屏幕以及收音机按键,随后是屏幕数量不断增加,不拘泥主副驾驶座,后排和第三排座椅都可以安排上或大或小的屏幕,以供展示信息。

(图片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

其次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摄像头、雷达,以及未来可能会连接上的车路协同网络,这些繁杂的信息处理,对车辆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那些接收稍微急促一些的指令就发热,导致车机卡顿死机的芯片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车企需要提升芯片算力,并且尽可能的降低硬件成本,因此跨界而来的高通将应用于手机、电脑等发展更快速更成熟的电子产品上的高端芯片移植到汽车上,深度贴合了当下车企的需求。

(图片来源:高通)

高通2016年向汽车领域全面进军,面向全球汽车厂商提供包括骁龙芯片、数据信息平台以及及无线充电技术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主打互联、智能网联的方向。

2019年,高通推出SA8155P芯片,并且不断优化成为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在合理性价比下的优质芯片。仅就产品力而言,其算力达到了105K DMIPS,使用7nm的制造工艺,拥有8个核心,采用1+3+4三丛集结构,在保证足够强大性能的同时也能限制住温度,避免高温降频的情况。

同时相对于5nm级的技术,7nm级的技术更加稳定,能够进一步提升芯片在车辆上工作的稳定性。

在GPU方面,骁龙SA8155P的频率达到700MHZ,调校比手机端的855芯片还要高100MHz以上(趋近于骁龙855+)。这里就可以看出,车规版SA8155P芯片要更重视图形渲染能力。此外,骁龙SA8155P还增加了一个运行频率达到900MHz的NPU,进一步强化视频、图像等数据的处理。

同时高通没有选用自研的平台架构,采用了ARM打造的8155芯片,提升了芯片的适配性,为车企智能座舱的扩展提供便利,用户的使用感也更加顺畅。

(资料来源:贸泽电子,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金公司研究数据表明,高通SA8155P和S820A价格相差6.5倍,核心数相差一倍,这就让算力拉开了距离。强大的算力意味着一块芯片就能够总控全车,降低硬件成本,提升开发可控性;图像处理性能强劲意味着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更加快速高效;适配性高则意味着车企软件开发自由度更高。所谓一拍即合,高通骁龙SA8155P芯片就成为当下旗舰车型的代名词。

(责任编辑:崔立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