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新气象,试驾长安UNI-T

2020-09-08 14:51:5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余昶)今年UNI-T一经上市,就当月销量就超过了6000辆,表现直追长安汽车旗下几款“当家花旦”,如同一匹黑马迅速蹿红。前卫的设计,个性的外观,引人注目的性能,这让其成为长安产品矩阵中的新物种。很多人在其上市前并不看好,认为长安汽车无法翻出什么新花样。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超乎想象的成绩呢?让我们从产品本身开始探究。

第一个特点:造型出色  

UNI-T本身可以算作一款coupe SUV,从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515/1870/1565毫米,轴距为2710毫米的数据来看,可以发现与CS55所用的平台一致。但从设计风格来说截然不同,从新车上市到实车,长安UNI-T都给我一种前卫激进的冲击感。

其前格栅采用了官方称为无边界式造型,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造型,采用150颗菱形元素排布,让长安UNI-T有着相比新能源车型更具科技感。同时采用分体式LED大灯,前格栅上的狭长车灯可以在日常使用进行切换,格栅两侧的大灯在导流罩中,点亮后十分醒目。

车门拉手也很有未来感,采用了电子弹出式设计,而后车门把手隐藏在C柱侧,不仅更为美观,同时还起到了降低风阻的效果,同时不会影响车身侧面的简洁线条。另外值得一提是,UNI-T还采用相比车身尺寸更大的20吋轮圈,为车辆提供了更好的抓地性。

此外,车尾部分的设计十分动感,不再像前脸那样张扬,稍显溜背的造型搭配错落有致的线条,彰显出感性之美。而车尾顶部分段式的尾翼很有个性,并且整体营造出“V”字的造型,与长安品牌LOGO相呼应。根据官方介绍,其灵感来源于航空动力学中的后掠翼设计,在高速行驶中也能起到稳定车身的效果。尾排采用两种造型设计风格,可以选择双边四出设计,也可以选择双边双出设计。

长安UNI-T的内饰跟外观设计一样非常时尚,整体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分层式布局,同时镂空中控台辅以大量的皮质包裹,为前排乘客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储物空间,可以放置iPad、单反相机等中大型电子设备。

细节处理上,仿碳纤维的哑光材质饰板略向外凸出,配合悬浮式的全液晶仪表以及多媒体触控屏,大幅提升了层次感。方向盘源于赛车设计理念,采用了全新三辐式平底造型,配合内饰中作为点缀的红色元素,烘托出不俗的运动氛围,但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方向盘握感相对单薄。

同时为了进一步凸显运动氛围,UNI-T还使用了一体式运动座椅,为驾乘者提供了良好的煲包裹性与支撑感。其采用的NAPPA皮纹面料,摸起来也十分舒适。

而就整体的车内空间来说,图中试乘人员身高183厘米,在正常驾驶姿态下,头顶空间留有一拳的距离,这样的空间还算不错。但后排空间就显得不尽如人意,可以看到由于溜背设计,乘坐者的坐姿拘谨,头部与腿部空间也没有多少,希望长安在空间的把控上进一步的调整。

多媒体系统因加入了车联网功能,所以在功能性方面更趋向于网络化,这也很符合其新潮的定位。系统中包含了多个第三方app,如高德地图、喜马拉雅网络电台以及车载微信等功能。不过多媒体系统的反应速度以及触控灵敏度表现一般,与现在主流手机的使用感受略有差距。

此外,系统中还包含了Arkamys音效系统,并支持自然原生、轻松舒适、声临其境以及动感激情四种模式,在开启后能够明显感觉到环绕声的变化,比未开启时的聆听效果提升了不少。

虽然空调系统的显示界面融合在多媒体系统中,并且可以通过触控直接进行操作,但长安还是为UNI-T配备了多个物理按键,确保了不同驾驶场景中均能够为驾驶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此外,空调系统不仅支持自动恒温功能,同时还可以自动切换内/外循环模式,并支持空气净化功能。

具体配置表现,全系车型标配自动大灯,入门版车型提供了电动天窗,而中高配车型则配备了不可开启的全景天窗。同时此次试驾的顶配车型还配备了主驾驶座椅腰部支撑、前排座椅加热等功能,日常舒适性能够保证。

第二个特点:动力出色

长安UNI-T搭载了“蓝鲸”系列1.5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32kW,峰值扭矩300N·m。从数据上来看,这台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数值调校比较高,加之7速双离合变速箱高效的传动效率,已经给人留下运动性不错的第一印象。

实际体验下来,长安UNI-T的动力系统确实有着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中低速状态下,将驾驶模式调至NORMAL,油门的响应比较积极,日常驾驶以及超车动作均无需油门过半即可完成,整体驾驶感受较为轻松。

不过受限于排量的原因,虽然长安UNI-T的加速力很好,但并不会带给你明显的推背感或者冲击力,虽然与其极为动感的外观有些违和。当你把驾驶模式切换至SPORT时,油门的响应速度会更迅捷,同时变速箱也更愿意保持较高的转速。另外,油耗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根据测评结果,长安UNI-T在城市道路行驶时百公里需要9L,而在高速行驶时略好,百公里油耗为7.5L。

全新造型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转向手感也有了明显进步。摆脱了此前自主品牌车型常见犹如“拽皮筋”一样的突兀感,整体转向力度均匀,并伴有阻尼感,主观感觉上细腻了不少。此外,长安UNI-T还提供了两种转向力度模式,因为运动模式的力度偏沉,且调整后对于转向灵敏度并没有过多调整,所以日常驾驶还是普通模式最为顺手,轻重适中。

高速路段行驶时,长安UNI-T的表现与轿车无异,120km/h的时速下,无论是行驶稳定性还是变线时的寻迹性,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同时车内噪音也被抑制的很好,但如果在高速行驶时再加速,那么由于小排量发动机的输出特性,势必要拉高转速,此时稍显嘈杂的发动机噪音就会传进座舱内,不过整体的响度不算大,还是可以接受的。

长安UNI-T配备了同级别常见的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在硬件结构上为舒适性提供了有力条件。长安UNI-T的调校风格也很明显是向舒适性倾斜,有着不错的乘坐感受,座椅包裹感出色,对于细碎颠簸的过滤较为充分,尤其是车内的乘客不太容易感受到震动的存在。

不过如果你是驾驶者,就能发现长安在调校风格上的“别有用心”。其实这套悬架系统对于震动的过滤有所保留,如果稍加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其实路感能够从底盘传递给驾驶者。同时对于路面的不平,方向盘也会给与及时的反馈,从而让驾驶者对当前路面的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悬架整体韧性十足,过一些较大的坑坎时,车辆的弹跳能够快速被抑制,通过起伏路时能够紧紧地拉住车身,不会产生多余的余震。而这一点在操控上也有所体现,当以较快的车速通过弯道时,车头响应速度虽然不算灵敏,但指向较为精准,车身侧倾的幅度合理,悬架能够有效支撑住车身,负载反应不明显。而后排乘客的感受稍有不同,乘坐在后排的同事表示在过弯时车尾出现了侧滑的现象,但并不明显,不会破坏整体舒适平稳的乘坐感受。

第三个特点:智能出色

长安UNI-T继承了“征程二代”车规级AI芯片和AI视觉的UNI Life车载智能交互系统,可以识别驾乘人员的场景化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在副驾驶员接听电话时,系统会自动降低多媒体音量。

最有意思的是,长安UNI-T还可以通过驾驶座这一侧A柱上的摄像头,对驾驶员进行疲劳驾驶检测,并主动对驾驶员进行疲劳干预。不过在测试过程中,低头寻找空调按钮时,被误认为疲劳驾驶,多媒体屏幕突然显示电话接入,并伴有提示音,让我和同事都吓了一跳。

同时车辆启动后还可以自动刷脸,体验无感登陆车机超级账号,并自动调整车辆设置,节省了再去调节车辆的设置的时间。中控台前的AI交互等,可以根据任何车的实时交互生成动态光效,比如在转向时就会出现闪烁光效。

内后视镜上方还设置有一个摄像头,只要驾乘人员发出语音指令,就会开启拍照功能,照片还可以通过inCall手机App下载,随时记录车内每一刻。

车辆还搭载APA5.0遥控代客泊车系统,可以在具有清晰“引导线”的停车场地中,开启遥控代客泊车,车辆会自动寻找20米以内的空车位,进行泊车、入库并完成驻车。当然只能是在简单的情况下,测试中我们在空旷的地面停车场成功进行泊车,但在光线昏暗的地下停车场车辆无法进行自动泊车,只能依靠人工驻车。

此次测试的长安UNI-T顶配车型,配备了丰富的主/被动安全系统,全面的安全系统能够充分保证行驶过程中车内人员的安全。其中,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会通过前置摄像头自动识别车道线,当发现车辆偏离当前行驶轨迹,并且车轮靠近车道线时,系统会在车内发出蜂鸣声提醒驾驶者注意。此外,360°全景影像系统会在车辆靠近前/后障碍物时,自动切换成俯视视角,更便于驾驶者观察与后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总结:从长安UNI-T的价位来说,可能算是同级别中价位较高的,但是其配置、动力方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测试中我们明显的发现长安在车辆设计、研发的变化,这让感到欣喜,也解释了为什么上市后能达到一个月1万辆以上的销量。毕竟个性的外观,超高配置以及全系蓝鲸+7速双离合,给人一种突破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在整体的均衡以及细节把控上还是缺少积累,但相信假以时日,长安终将开辟出专属自己的特色道路,从长安UNI-T这个新物种开始。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