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上班,一起走好防控路,让病毒“无路可走”

2020-02-03 14:12: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徐天允)今年春节疫情肆虐,全国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假期已经结束,部分企业、单位已在在2月3日返工。但疫情仍为结束,因此,如何保护好自己成为了目前的重点之一。

公共交通如何防控疫情?

上下班代步,公共交通是最多的选择方式,由于公交车、地铁车厢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同时北京公交多数车辆的采用封闭式车窗,无法通风换气,如何进行疫情防控?对此,本网站采访了北京公交集团客运第一分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马先生。

马先生介绍到:“自北京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案例以来,北京公交集团便开始时刻关注着疫情的防控情况。受到疫情影响,目前公交车车厢里的乘客比往常少很多,但不代表我们的工作会有所松懈,目前北京公交集团要求每一位乘车的乘客都需要佩戴口罩,同时,车辆在每行驶一圈后都会进行消毒处理,在车库中会打开车门进行通风,以保证每一位上车乘客的安全。”同时,马先生还给出了近期乘坐公交车的相关建议:尽量错峰上下班,避免与人群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北京公交集团已要求所有乘客佩戴口罩乘车(马先生供图)

针对地铁方面的防控,在2月2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表示,地铁部门采取站外限流、加强疏导等措施并控制满载率。 具体来说,一是增加疏导人员,针对常态化站外限流车站,客流高峰时段在现有人员基础上每站增加5至10名工作人员进行宣传疏导。二是控制进站速度,降低排队人群密集度,引导乘客分散出入口进站。在安检点,由安检员根据排队情况分批次进行安检。三是控制站内人员密度,在站厅层与站台层安排站务人员,根据站台拥挤情况及时在扶梯位置采取管控措施,适度控制站台候车人员密度。四是控制车辆满载率。做好运力配置,各条线路保持最小间隔并适时采取增发临客、区间车等措施迅速疏散客流。在站台由文明引导员、站务人员等进行劝阻和引导,控制乘客上车数量,确保适度宽松的列车满载率。

私家车如何进行日常预防?

为避免受到疫情侵害,很多人会选择驾驶私家车上下班,但私家车作为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其防控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私家车里如何防控?汽车空调滤芯的能否过滤病毒?对此,本网站采访了中国质量新闻网特聘汽车顾问万春雷,万春雷表示:“这个问题不单单是滤芯的能力效果问题,还涉及空调空气循环系统以及全车车身的密封能力问题。高效的空气循环系统加上车身良好的密封性,如果保持车内绝对正压(全工况从内向外排)会更好些。否则,但凡车身密封不良导致的空气内外交换都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空调滤芯可以过滤PM2.5,但不一定对病毒起效,实际上,滤芯往往是滤净系统最脏的地方,需要定时更换。”

另外,针对疫情私家车防控疫情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博疾控科普也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之私家车篇》,其内容显示: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处于空旷场所时,做好通风换气;处于地下车库等密封场所时,应当关闭车窗,利用空调内循环方式通风。

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手消毒剂进行手部卫生消毒。由于我们不能准确得知亲友实际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在亲友乘车时应尽量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待亲友搭乘结束后,要及时开窗通风,并对车内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以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或者消毒湿巾擦拭消毒。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液、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俗称双氧水)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

当发现同车人员有发热、咳嗽、咽痛、胸闷、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可疑症状者时,除了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外,我们需要尽量与同车人员保持距离,譬如让同车人员坐在后排。不要开启空调内循环,适度开窗通风。可疑症状者下车后,应当迅速开窗通风,并对其接触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同时,我们需要拒绝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同行,如若确实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同乘车辆,待患者下车后,应及时做好司机车的终末消毒。终末消毒主要包括:物体表面(座椅、方向盘、车窗、车把手等)、空调系统和呕吐物等,消毒剂建议选择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等,消毒处理时发动汽车,并打开空调内循环。

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没有消毒处理前,车辆不建议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与患者同乘同一交通工具后便已经成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最后,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提醒您,由于疫情严重,在解除“警报”前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不前往疫源地区,避免近距离接触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发热不退,应立即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相信在我们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备注:文中图片除备注外,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博疾控科普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