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徐天允)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实现营收10.53亿元,同比增长1.29%,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低于机械工业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自去年以来车市出现销量下滑,导致汽车产能减少。
汽车制造业与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图片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传统车企工厂产能过剩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二十八年来首次真正负增长;进入2019年之后,车市下行趋势愈演愈烈。今年1至7月,狭义乘用车(不含微面)零售销量同比下降8.8%,下降趋势日趋明显。中国车市的阴霾毫不留情地席卷着汽车市场所有参与者,在此背景下,多个车企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市场表现,致使其产量下调,最终导致产能过剩。面对此问题,各大车企均纷纷推出相应举措。
长安福特曾在2016年达到销量顶峰时期,年销量高达95.7万辆,进入“准百万俱乐部”行列。2017年,长安福特哈尔滨第五工厂正式投产,加上此前的4座工厂,长安福特年总产能达到了140万辆。在多数人认为2017年长安福特会稳步上扬,进入“百万销量俱乐部”之际,长安福特销量出现戏剧性反转,在2017年,长安福特销量仅为82.8万辆,同比下滑13.47%。而2018年销量更是低至37.3万辆,同比下滑54.3%。今年1至7月,长安福特共计售出9.6万辆,再度呈现断崖式下降,导致其产品线利用率大幅降低。为此,长安福特于今年7月调整了市场战略,利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减少经销商库存压力及流动资金。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以销定产确实更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但以销定产存在产品交付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产能严重闲置等问题。
长安福特哈尔滨工厂下线画面(图片来自长安福特官网)
东风悦达·起亚在华共计三家工厂,年总产能90万辆。2014至2016年是其销量顶峰时期,年均销量在65万辆左右。自2017年起,东风悦达·起亚销量开始下滑,2017年总销量甚至低至36万辆,呈现“拦腰斩”形态。2018年总销量37万辆;今年上半年,东风悦达·起亚共计售出18万辆,销量仍未有起色。今年6月,东风悦达·起亚第一工厂(盐城工厂)正式停工,并将工厂长期租赁给新势力造车企业华人运通。
东风悦达·起亚与华人运通签署合作事宜,转租第一工厂画面(图片来自华人运通官网)
无独有偶,海马汽车目前共计三家工厂,年总产能共计40万辆。自2017年起,海马汽车销量呈现大幅度下滑,今年1至7月甚至仅售出1.7万辆。目前海马汽车股票代码已增加*ST标识,即企业连续两年以上亏损且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目前,海马郑州第三工厂已长期租借给新势力造车企业小鹏汽车;今年5月,海马汽车对外发布公告称拟出售284套闲置房产。对于车而言,无论是转租工厂还是变卖闲置资产都可以看做是一种“丢车保帅”,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举措。
新势力车企半年销量尚未过万,仍需继续发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车市下行的同时,新势力造车车企也开始初步崭露头角。据乘联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共计售出9596辆,在新势力造车企业中位列第一;威马汽车共计售出8747辆,位居第二;蔚来汽车共计售出7481辆,位列新势力车企第三名。
实际上,“新势力造车”只是对某些互联网企业或其它非汽车企业涉足汽车行业的一种称呼,与传统车企的区别仅仅是更偏向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智能、网联方面的技术运用得更快;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更快。本质上仍为造车企业,因此,也同样需要考虑传统车企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新势力车企半年销量均未过万,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仍需融资维持生计。另外,海马小鹏智能工厂年总产量15万辆;威马工厂年总产量20万辆;江淮蔚来工厂年总产量10万辆,同样面临传统车企需面对的产能过剩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固然很好,但汽车是一个从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闭合回路,因此,造车并非快速盈利项目。虽然部分新势力造车已经崭露头角,但其销量仍无法与传统车企相提并论,若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仍需继续发展。
当车市连续下行时,市场就好像一面“照妖镜”,有实力、产品力强的车企可以无惧“严寒”;部分车企则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甚至亏损。无论是传统燃油车企、传统新能源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均进入了大洗牌阶段,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车企出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