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深处的“无字之诗”

2019-07-10 10:43: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槟榔深处的“无字之诗”

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日志(二)--探秘黎族文化

(中国质量新闻网 特约记者 曹璞 特约撰稿 尤梦瑜 海南联合报道)7月9日, 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开启了第二天的行程--探访黎族文化之旅。

出发,文化之旅即将探访黎族村落

离开著名的博鳌镇,驶出G98号高速公路,车队便在绿荫掩映、蜿蜒曲折的山区行进。五指山地区地处海南腹地,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以黎族、苗族为主要居民。山坡上植被丰富,鲜花点缀在绿草丛中。槟榔树细直挺拔,透过随风摇曳的槟榔树叶,黎族居住的房屋、草顶凉亭若隐若现。

车队在蜿蜒的山区行进

回溯黎族历史数千年

在探访黎族村落之前,我们首先来到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在这里,我们跟随身穿黎族民族服装的讲解员,寻觅海南岛2万多年的、人类发展历史。她告诉我们:据考古证实,距今天2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南岛居住、活动。在这里,黎族人民创造并保留了制陶、编织、木作、剪纸、雕刻、装饰六大类技艺。

身穿黎族民族服务的讲解员给我们讲黎族历史 摄影 曹璞

博物馆里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从蒸煮饭的陶器,到妇女的发钗、手镯,当然,纺织部分是展示的重中之重。讲解员告诉我们:千百年来,黎族曾经依山傍海而居,刀耕火种、男狩女织为生。在这里,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纺织技艺,不过,那个时候黎族人用一种具有毒性的“见血封喉”树皮做原材料,制成无纺衣、被。继而由无纺,到有纺,材料从树皮到麻纤维,再到棉花。直到宋末元初黄道婆来到海南,向黎族人民学习并改良了棉纺织技术,再传到内地,开启了中国棉纺织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黎族用“见血封喉”树皮制作的无纺衣、被 摄影 曹璞

在这里,当我们看到明朝产自黎族同胞之手的、朝阳麒麟图被时才知道:过去我们对黎族精湛的纺织技术知之甚少。

黎族纺织朝阳麒麟图被(明) 摄影 曹璞

精美的竹(木雕)、剪纸,以及先进的纺织机……无不体现着黎族人民的勤劳、聪明与智慧。特别是那套银发钗,让我想起了陆游那首流传近千年的《钗头凤》。与陆游的抑郁、缠绵之美相比,黎族妇女的银钗却是另一番朴实、端庄与大气之美。

黎族剪纸艺术 摄影 曹璞

木雕制品 摄影 曹璞

全套的银发钗 摄影 曹璞

为黎族写史的德国人类学学者:史图博

看这张照片:一张典型的欧洲人的脸,却穿着黎族的服装。他,就是写下《海南岛的黎族--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的德国人类学学者史图博。

身穿黎族服装的史图博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正处于战乱时期。当时作为同济大学德藉人类学教授的史图博,历经千辛先后两次来到海南。在这里,他系统地考察了黎族人民的文化,他说:“黎族文化是华南文化史的标本,黎族是一个用图案装饰代替语言书写的民族。探究这一华南文化史的标本,可以进而说明整个华南文化史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三十年代黎族妇女织布的情景 摄影 史图博

连续不断的山路,崎岖狭窄,不难想象,当年史图博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蚊虫、毒蛇以及瘴气侵害的危险,在黎族中部山区穿行,一步步深入海岛腹地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

史图博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展示当时黎族同胞生活情景的文字和图片,其弥足珍贵是不言而喻的。他详细地描述道:“白沙峒黎族是使人感到很有趣的种族,而且是受外界影响特别少的种族。这里的男子固有的风习是挽髻脑后,把垂在前面的布扎上带子缠在腰间,穿着简单的蔽阴布。妇女服装是海南土著居民中最有艺术性和最美丽的,纺织和刺绣的技术特别发达。”

右一为人类学家、史图博博士

史图博所作《海南岛的黎族--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德文出版后,被翻译成日文。由于历史原因,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该文献的中文版,其实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

走进黎族村落,揭开非遗传统面纱

博物馆向我们呈现的是曾经的、历史的黎族文化,今日黎族人民是怎么生活的?那些精湛而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是否犹在、安好?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们转过几道山路,不到半个小时,就看到了一个小牌子:毛纳村。据说这是保存完好、15个黎族村落之一。

行至村前疑无路 黎乡茅亭好纳凉 摄影 曹璞

走进村子,今日黎族人已经不再居住他们独特的“船型橄榄屋”,而是和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中国农舍差不多。

博物馆里展示的、黎族船型橄榄屋场景 摄影 曹璞

茅草顶凉亭下,几个身装艳丽的黎族服装的妇女在埋头编织着藤工艺品,一个个小藤碗、藤罐精美、密实。吸引我们目光的是一位带着银头饰的老人:她的头发都白了,双手却如飞燕一般灵活地在藤条之间翻飞。

看这位老人家,手里拿的,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每一样都充满着艺术之美 摄影 曹璞

正在纺棉纱的黎族妇女

不远处的风雨廊里,几位妇女,有纺棉纱的,有织锦布的--她们正忙着手里的活计,没有人顾得上抬头看看围观的我们,神情恬淡、安详。而她们手里正在纺织的就是传说中、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

黎族姑娘正在纺织的“黎锦”

看,这“黎锦”漂亮吗?

夕阳下,一位姑娘把刚刚织好的一块“黎锦”挂起来,开心地欣赏着她的作品。看,她那心满意足的笑容,我想起了人们赞美司马迁《史记》的四个字:“无韵之诗”,而眼前这些精美的“黎锦”难道不是独特的“无字之诗”吗?

备注:本文图片除署名,均为华晨宝马官方提供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