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德系品质 荣威i6 PLUS从“芯”出发

2019-03-26 11:00:10 中国网

中国网汽车3月26日讯(记者 戴贤军)荣威日前正积极地为i6 PLUS预热,新车将于3月29日正式上市。而此次关于i6 PLUS,荣威提及最多的却是另一款车型——上汽大众朗逸,而荣威i6 PLUS与同集团旗下的朗逸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荣威卸下包袱后的“转变”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先生并未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荣威i6 PLUS的话题,而是率先总结起了荣威这些年的“转变”。王晓秋表示:“荣威品牌自成立以来就立足中高端,但我们最近对产品的战略、策略也都做了非常大的调整”。

王晓秋口中的调整主要是去年推出的售价仅5.99万元起的荣威i5“廉价”车型。王晓秋回忆到,i5上市之前荣威内部吵得不可开交,到底该定什么价格从产品开发吵到上市前一天才定下来。对于外界而言,荣威i5的低价定位与品牌走“中高端路线”调性并不太相称。王晓秋也坦言,整个团队放下一切包袱推出5.99万的车,实际上也很难。

走高端路线固然没错,但品牌的发展亦是起起伏伏的动态发展过程,品牌的知名度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荣威作为一个中国品牌首先要活下去,而活下去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让用户接受。实际上,i5的推出就是荣威品牌对阶段性工作的反思。随着市场越往下沉,荣威在四五线城市的不足就愈发明显。而与之相矛盾的是,另外一种声音则是认为低价格就将会失去品牌。

王晓秋总结其中的最大问题源自于:“我们或多或少还带着合资企业的思路在做事情,大家在合资企业搞了二十几年,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在原来的环境和品牌下是对的,但是运用到这边来可能是错的。”

要把品牌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离不开强有力的产品,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品,谈渠道下沉无异于“缘木求鱼”。实际上,荣威打入6万元以下的市场与品牌度并不直接相关,例如大众品牌推出桑塔纳、捷达、Polo等车型,也没有因此伤及到大众品牌本身的形象。

反之,随着i5销量的日益攀升,荣威声量也逐渐高涨了起来。据公开销量数据显示,荣威i5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售了32112辆,其中最新2月份凭借着12850辆的成绩硬生生挤入了国内轿车排行榜前十位置,力压吉利帝豪。对于一个初创自主品牌,还是要贴近用户,一味盲目高端化会适得其反!

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后,接下去荣威针对全新i6 PLUS也将会给出一个好价格。王晓秋表示,全新荣威i6 PLUS颜值、性能、配置、操控体验、品质全都PLUS,唯独价格没有PLUS,肯定是一个用户能接受的好价格。

新荣威i6 PLUS源于朗逸 高于朗逸

说起荣威i6 PLUS,就不得不提朗逸。不仅i6 PLUS是以德系品质标准打造的升级之作,更有背后一系列的故事。现任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陶海龙,其曾是上汽大众质量保证部执行总监,总抓第一代朗逸的生产制造及零部件质量品控;现任上汽乘用车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觉慧,曾为上海大众副经理、高级工程师,主导第一代朗逸技术研发工作,有“朗逸之父”之称,也是本次i6 PlUS的超级VLE;现任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原任上汽大众技术中心造型科外型主设计师,参与并主导了第一代朗逸的外形设计。足见i6 PlUS与朗逸的渊源。

“朗逸之父”张觉慧回忆到:“我离开大众之前,最后一个作品就是第一代的朗逸,我是在完成了朗逸的设计以后,交到我们负责制造的陶海龙总手上,再投身到上汽乘用车的荣威名爵中的。”

也正是基于长期在上汽大众的工作经历,荣威这套“班子”对德国品质、德国制造已经深入骨髓。i6 PLUS的这个平台也正是对标的大众MQB平台,质量、成本已达到了大众MQB平台水准。张觉慧强调,“我很了解朗逸是怎么回事,在技术和品质上,我们全新荣威i6 PLUS已经跟朗逸不相上下了,甚至有些地方比朗逸做得还要好。比如,i6 PLUS的供应体系和朗逸一样,都是采用国际一流的配件供应商。唯一不同的是,朗逸是由德国人设计的,而荣威是由中国团队设计研发出来的。”

同时,陶海龙表示,荣威在i6投放市场后,还在不断根据市场反馈针对品质、性能、成本等方面做优化,这使得i6 PLUS在驾驶性、舒适性、NVH性能等方面都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陶海龙进一步作出解释:之所以说全新荣威i6 PLUS是朗逸升级版,因为荣威的质量标准没降低,在用料、做工、生产过程的保证能力以及性能,甚至比朗逸还好。比如,荣威用上了高档车的隔音材料,PU加EVA的泡沫垫在脚下面,而且降本的同时生产线的硬件设备一样没少,99%的自动化率,生产线的尺寸检测也是99%的检测等。

设计方面,知名汽车设计师、现任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也将i6 PLUS和朗逸进行了一番“对比”。

邵景峰认为比例永远是最关键的。朗逸轴距是2688mm,全新荣威i6 PLUS轴距是2715mm,但两车车长差不多,朗逸为4670mm,全新荣威i6 PLUS是4671mm。全新荣威i6 PLUS车宽是1835mm,朗逸车宽是1806mm,全新荣威i6 PLUS在轴距、车宽都是全面领先朗逸。同时,设计师最痛苦的不是把车做大,而是把车做低,朗逸距地高是1474mm,全新荣威i6 PLUS的是1464mm,比朗逸低10mm。再将全新荣威i6 PLUS和帕萨特比一下,帕萨特的车宽是1836mm,全新荣威i6 PLUS是1835mm,窄一毫米。帕萨特的车高是1469mm,全新荣威i6 PLUS是1464mm,比例非常靠近帕萨特。邵景峰总结到,全新荣威i6 PLUS是对B级车的越级打击,全新荣威i6 PLUS的比例是朗逸的升级版,在未来几年里极具竞争力。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到最大程度满足中国消费者也是一个很难的挑战。全新荣威i6 PLUS的中控大屏,内饰用料的柔软度,都符合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这一点德系车还稍显落后半拍。作为朗逸升级版,全新荣威i6 PLUS在开发这车的过程中不能有丝毫马虎,特别是面对强敌时需要更谨慎,每一点都要对标清楚,包括有很好的配置、很好的设计。

结语:品牌上升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荣威i6 PLUS要瞬间超越朗逸也不现实。然而,自主未来几年后的机会也很大,中国品牌/德系品质的荣威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员。(戴贤军)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