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子欲养而亲不在——怀念母亲

2011-11-25 14:2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子欲养而亲不在

——怀念母亲

    柯 纪

   又到了秋风乍起的时节,每每听到路旁草丛里传出蟋蟀“嘟嘟”的鸣叫声,就想起母亲在世时此时常常念叨起的那句感叹:“哎,又得赶紧给你们哥儿仨的棉衣絮出来啊!”而这样的生活,伴随了母亲的一生。劳碌,让母亲的心力憔悴,劳碌,让母亲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算起来,母亲去世至今已经21年了。但她为家劳作的身影,为儿牵挂的神情,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无论春来暑往,秋去冬至。

   入秋,意味着冬天就要来了。深冬的11月30日,就是母亲的祭日。这20多年来,每到母亲的祭日,我清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妈妈的遗像前供上一杯清茶,燃起一盘檀香。傍晚时分,再到小区空地上为母亲烧一包自己剪制的纸钱。希望袅袅上升的烟柱、纸灰,传达给在天堂的母亲,寄托我对她老人家的思念。

   母亲出生在“七七事变”前夕的1935年。她家有姐弟四个,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和妹妹。因为排行老二,娘家晚辈习惯叫她“二姐”或者“二姨”。但是,自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的大姨。听说是因为癌症很早就过世了。所以,母亲在我姥姥家,一直扮演着长女的角色。弟弟妹妹的婚事、娘家亲戚的走动,甚至姥姥姥爷的拌嘴、母亲都要去张罗、调停,在她出嫁后也是如此。

   说来也巧,父亲在家也是排行老二,我也没见过我大爷,听爷爷和父亲说,大爷是当年被日本兵抓去东北做了劳工。后来,两岸关系缓和后,当年同大爷一起被抓去的老辈邻居从台湾回乡探亲,说大爷后来也跑去了台湾,但始终没有任何音讯。在街坊邻居中,大伙称呼父亲叫“二叔”、“二伯(音读:bai)”,也算是对大爷的一种怀念吧。母亲过门后,自然成为了我爷爷奶奶家的“长媳”,我叔叔(我们称叫:爹)的“长嫂”。父亲家是“旗人(即:满族)”,是那种被视为规矩多、礼儿多的人家,作为长媳,母亲也多了一种责任,侍奉公婆、照顾小叔,操持着这样一家人的起居生活,母亲比别人家媳妇做得要更细致周到。在我的记忆中,奶奶跟母亲一直相处的好比亲母女,没见她们红过脸,也没听见过她们背后数叨过对方。我有一个姨奶奶,是奶奶的姐姐,没儿没女,每到年节,不用奶奶言声,母亲一准第一个拎上糕点、水果去看望。

   母亲性格温和,但她也有性格倔强的一面。那是在“大跃进”年代,公私合营后,一批国营厂子招工,那时母亲30岁左右,受邻居姐妹的影响,也要去厂子里上班。奶奶听说后不同意,母亲就背着她老人家去报了名,拿回了工作证和工作服。奶奶也不得不认可。记得母亲参加工作的时间是在1958年,工作单位叫北京制线厂。母亲参加工作的转过年就怀上我,1960年,我出生,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开始,那时我两个哥哥一个7岁、一个3岁,家里还有我老祖儿(我的曾祖母),面对这么大的生活压力,我不知道母亲当时是怎么应对下来的。我只是清楚地记得,也就是在生我这年,母亲落下了终身的风湿性心脏病。30年后,母亲的心脏病导致脑血栓病故。

   和许多人家的媳妇一样,母亲一生没做出啥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用那颗淳朴的心血相夫教子,在我们心中,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这是一颗怎样劳累的心啊!

   父亲工作在建筑公司,60年代兴建“三线工程”,父亲随着建筑工地走南闯北,留下一大家子人交付给母亲。父亲在一次工程中不幸被切割机切断了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在父亲住院期间,母亲这边要瞒着年迈的奶奶,那边要偷偷地烧菜炖汤,送到几十里外的医院。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我大哥16岁就去了东北建设兵团。母亲含着眼泪把大哥送上火车。每到大哥来信,母亲即使是在下中班回到家晚上十一二点,也要让我把信读给她听。后来兵团有人办“困退”回京。母亲三天两头跑医院开证明,希望用她的“心病”换来儿子的“困退”指标,但未能如愿。

   当我二哥从乡下插队回京,被分配到公交公司开上“大公共”后,母亲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她总担心儿子休息不好路上出事。二哥谈恋爱的那段时间,母亲更是担心二哥遇到什么挫折影响心情,路上不安全。

   我上小学三四年级那会儿,有一次连续一个星期发高烧,母亲背着我去医院看病、打针。我上大学期间,有一次参加献血,但因为体检某项指标不合格被刷了下来,回家不留意说了此事,母亲立马站起来煮了三个鸡蛋,非得看我一口气吃下。我解释说:“只是验血没献成血呀”,可母亲仍然强辩着说:“验血也是把血从身体里往外抽,也得好好补补”!我成家后住在北京城的另一边,母亲每次见到我们一家三口回来,都无不自责地感叹,没有能力在自己身边找间房,能离我们近一些,多照顾我们一些。

   其实,如果母亲活到现在,算来也只有70多岁,根本不算“老”。但是,生活的压力和病魔却无情地吞嗫她的身体。从大哥、二哥陆续自东北兵团和京郊插队知青点返程,到张罗着我们哥仨的婚事;从奶奶1976年去世后照顾年迈的爷爷安度晚年,到调理1980年父亲突发心肌梗塞后的康复生活,母亲自45岁提前退休起,就几乎没有过上一天轻松的生活。

   停不下来的忙碌,是母亲留在我脑海中永恒记忆。当年,我们一家五口住在只有9平方米的矮房里,一间屋子半间炕,晚上睡觉前要把衣服叠放整齐,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被褥码放成摞,不然,屋里无处落脚。直到现在,我也仍然按照母亲给我们养成的习惯,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床铺,从不会偷懒。以前爸爸常年在外,两个哥哥去过兵团插队,我的工作也经常出差,每当家里有人出门,母亲总是在我们准备行李时嘱咐要“饱带干粮热带衣!”这句话如今也成了我的口头禅。直到现在,我无论是因公出差,还是举家旅行,都会带上几件“多余”的东西:夏天出门不忘带夹衣,宁可多背几瓶水也不嫌沉。。。。。。

   正因为母亲在55岁的早逝,使我每每想起她,心头更增加一份遗憾——您本可以亲眼看着自己的孙辈们已经学业有成,还可以等到您的孙媳抱过他们的孩子逗您开心……然而,您却太早太早地离开了我们。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心底怨恨自己,母亲是为我们含辛茹苦累病的,是为我们操劳过度倒下的。。。。。。

   如今,和母亲共同住过的那片平房早已建起新住宅下去,我们兄弟三个也步入了知天命的年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们的孩子也将陆续成家,我们正在复制着母亲当年的生活,但最最遗憾的是,我们再无法去伺奉二老,留下的只有心底无尽的思念。。。。。。

    ——写于2011年秋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