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3月15日,以“激发消费活力”为主题的甘肃省“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宣传活动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举行。副省长赵金云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活动开始,拉开了甘肃省“3·15”活动的序幕。
在甘肃省召开的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阳通报了有关情况。
目前,甘肃省统一了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原则、公示内容、公示流程,着力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和行业自律。积极创新消费纠纷调解机制,大力推进全国12315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平台,落实企业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形成“企业自主和解、社会组织调解、行政调解、诉前调解、司法审判”五位一体、多层递进的消费纠纷化解链条,进一步拓宽了消费纠纷解决渠道。
据了解,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实施集中登记分流、分级受理处理、统一调度指挥、网上转办催办、每日汇总分析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效能。2023年,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平台和甘肃省消协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52.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300余万元。
甘肃省消协联合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消费维权中心,建立跨区域消费维权合作机制,不断降低异地维权成本,确保跨区域消费投诉及时受理、快速处理。
据介绍,甘肃省“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经营单位达8.7万家,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率为100%。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推进集中用餐单位专项治理,部署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排查整治,对8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制止餐饮浪费等专项整治,办结群众投诉或反映问题2.06万件。
此外,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纾困减负”专项行动,查出违规收费金额1413万元,实施经济制裁2034万元,为企业减负2076万元。
“甘肃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消协组织将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质量发展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奋力当好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民生福祉的保障者、安全底线的守护者。”王晓阳说。
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假冒伪劣商品销毁活动在兰州市进行。现场销毁的假冒伪劣物资主要有食品、服装鞋帽、箱包皮具、家用电器等16大类,共计28000余件、价值约130万元,销毁后的废弃物将由废品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利用。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 杨振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