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2024年“3·15”专题>>

观察 | 宣传不符、失控频发…2023年度值得关注的汽车投诉案例

2024-03-15 15:37: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针对2023年收到的汽车类投诉案例进行整理发现,去年共收到汽车类投诉77起,涉及消费者2100余人。

相比2022年度,投诉量成倍增加,其中影响消费者用车体验的问题最严重,占比过半。其次是影响用车安全的投诉,占比近34%。针对去年的投诉,本网筛选出典型案例展示,为市场、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警示。

案例一:小鹏P5城市NGP功能与宣传不符 解决方案缺乏诚意

2023年11月,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收到大量小鹏P5车主就城市NGP功能与宣传不符、购买相关功能两年依旧无法使用等问题的投诉。

据悉,小鹏P5是小鹏汽车旗下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具备高速NGP功能,并新增城市NGP。投诉车主表示,尽管小鹏汽车当时未明确透露使用城市NGP功能的城市和时间节点,但为了体验此功能依旧购买了售价更高的P版车型(仅P版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并支持城市NGP功能),更有甚者额外购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PILOT软件及升级服务包。但直至投诉时,该车上市已有2年,城市NGP功能仅能在5个城市使用,无法满足全国各地用户的需求。

江西的黄先生告诉本网:“因为P5的激光雷达设置在前保险杠上,如果追尾很容易损坏激光雷达,整套维修费用1万多。如果后期小鹏没有开通我所在城市的NGP,那激光雷达对我来说就是摆设,还不如买其它版本。”

更令投诉车主气愤的是,小鹏在去年举办的“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宣布,“XNGP已在全国范围内具备支持城市智驾的技术能力,完成测试验证后,将按照用户出行范围和城市群加速开放,预计2023年11月覆盖25座城市,2023年12月底覆盖50座城市”。而小鹏P5的P版车型无法达到XNGP的使用条件,因此开通计划与小鹏P5无关。

对此,小鹏汽车通过APP发布《关于小鹏P5城市NGP功能升级的说明》,其中明确提到小鹏P5的城市NGP是强依赖于高精地图技术的城市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该功能的开通受较多因素影响,且必须按规范完成城市地图审批,导致难以实现不同城市的快速覆盖。基于P5城市NGP的开通受较多客观因素影响,小鹏汽车面向截至2023年11月3日16:00、已获得XPOLOT 3.5智能辅助驾驶软件的小鹏P5 P版现任车主,推出价值20000元的代金券补偿。

针对小鹏汽车发布的补偿方案,部分投诉车主表示补偿的代金券只能在继续更换小鹏的产品时才能使用,缺乏诚意。其次,车主维权的初衷是为了使用城市NGP,但小鹏的回应没有解决该问题。

总结:

近年来,消费者关于“虚假宣传”的投诉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以及抢占市场,对技术或配置宣传有所夸张,影响消费者选购产品时的决策。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拥有极大期待,一旦无法兑现,会造成消费者心理落差巨大,此时车企通过积分或代金券等形式补偿,不仅让消费者感觉敷衍了事、缺乏诚意,更影响品牌在消费群体间的口碑。因此,企业在产品上市前以及上市时的宣传和承诺,应做到言出必行,提升消费体验以及信任感安全感,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否则被“套路”的消费者,迟早会抛弃不尊重的企业。

案例二:上汽大众ID.3突发“电门失控” 致乘客重伤

2023年5月,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收到消费者李女士投诉,称其购买的上汽大众ID.3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加速、导致翻车、乘客腰椎断裂的情况。在车辆发生翻滚后,主副安全气囊未弹出。对此,消费者想通过EDR数据鉴定查明事故原因却遭到厂家拒绝和拖延。

李女士认为此次发生的交通事故主要“电门失控”导致,所以事发当晚向4s店提出鉴定车辆、探求事故原因,公关人员答复是需车主自行鉴定。

李女士在向相关鉴定机构咨询后了解到,需要大众授权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可记录车辆碰撞前中后过程)数据才能解读。为此,李女士向厂家索要原始数据,但沟通两周无果。她已无更多精力,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总结:

该案中,提取数据和寻找鉴定机构成为消费者维权的一大难题,在没有完整的数据和权威的解读情况下,处于技术端完全弱势的消费者陷入被动。久而久之,消费者对企业演变成失望。

汽车作为一款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产品,难免出问题,重要的是企业采取怎样的方式应对,让消费者看到企业愿意努力解决问题的诚心,正视问题并尽快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才是重中之重。(文/张阳 图/投诉车主)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车企品牌:加速布局高端化  品质支 ...

  • 支付服务:增强包容性 提升便捷性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问题莫“跟 ...

  • 化妆品:监管和科普  一个不能少

  • 奢侈品市场:机遇与挑战 拓展多元化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