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2024年全国两会专题>>

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建议 建立大宗乳原料收储机制

2024-03-06 11:19:28 中国质量报

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建议

建立大宗乳原料收储机制

□ 本报记者 何 可

当前,我国居民饮食习惯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作为一项重要饮食选择,乳制品不断走向千家万户。但对传统乳业来说,创新转型升级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提出加快培育乳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建议。

据史玉东介绍,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推进乳制品行业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标准体系协同发展,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乳制品行业面临的重要命题。

当前,我国推动乳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新技术、新工艺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不足,创新产品发展不足,高附加值乳源产品加工不足,现有标准体系与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不协同等。

对此,史玉东建议,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路径,引导行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全面推进乳业技术革新。一方面,要在坚持“四个最严”的基础上,从生产准入和产品规范等方面完善乳及乳制品标准体系,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要发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本领域的作用,鼓励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服务产业政策落实。

乳业作为典型的“粮头食尾”全链条行业,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指出,要提高国产乳制品竞争力,培养一批示范带动行业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国产乳品品牌。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难以保障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史玉东指出,由于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不均衡、消费季节性突出、奶业生产成本高、牧场运营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周期性供需失衡明显,为奶产业链稳定发展带来持续挑战。

对此,史玉东建议,建立大宗乳原料收储机制,通过“乳企+政府”共同收储的形式,稳定生鲜乳收购,推动产业稳定发展,更好保障我国乳业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中国质量报》【2024两会·提案议案追踪】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32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 ...

  • 重庆江北:校园食堂现场抽样

  • 江西省万载县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 ...

  • 重庆市九龙坡区真抓实干奋力交出全域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药品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