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建议
以高质量体教融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 许创业 宋啸峰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达50%,6~17岁学生肥胖发生率近20%,脊柱侧弯发病比例也持续上升。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长期存在重竞技训练轻文化学习的现象。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表示,我国体教融合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也有不少可以改进的空间。
吴以环提出,应创新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学校所属场馆适当免费开放或者给予优质社会体育组织适当优惠政策等方式,降低社会体育组织场馆使用成本;出台相关政策,按照“谁培养谁受益”的原则,使社会体育组织培养的运动员可以享受与其他运动员同等奖励待遇;探索搭建“互联网+平台”体育大联盟,通过大联盟集合线上资源流通、线下认证实践的方式,助力融合资源人才市场的边界,打通政策配套、人才吸引、产业升级等渠道。
吴以环建议有关部门加强联合,以一体化设计改变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条块式”行政管理方式,指导和推动各地学校建立走班教学、共享师资和开放课后体育服务的教学机制;加强国家、省、市、县赛事联动,协同推动青少年体育赛事向幼小群体、向高中生群体延伸,打造幼儿园至高中全覆盖的赛事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探索将青少年赛事组织、培训的机构认证白名单及黑名单拟定、收录等权责下放到协会。
吴以环还表示,要完善培育政策,灵活招收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推动“让最好的学校办最好的体育”,鼓励各地有影响力的学校带头扩大体育特长生招生规模,支持初中向具备特长自主招生资格的高中推荐优秀学生运动员;建立以运动项目为索引的体育特色校对口升学名录,推动体育特色校发展“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模式,以高质量体教融合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2024两会·提案议案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