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2024年新春走基层>>

古风古韵凸显文化自信

2024-02-23 14:15:46 中国质量报

坐标:浙江杭州西湖景区

□ 本报记者 孙 圆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2月的浙江杭州,春意渐浓。在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中,一个个身着汉服、妆容精致的游客,宛如画中人穿梭在流动的画卷中,成为亮丽的风景线,让人瞬间穿越千年。

“我和女儿今年都选择了明代马面裙的造型,过中国年就得有点中国味儿和仪式感。”在西湖景区,来自山西太原的马女士非常自信地和记者分享她的穿搭,“我们年前就在网上选购了自己喜欢的汉服款式,我6岁的女儿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打扮。”

玉色襦裙,轻罗小扇,一颦一笑尽是风情。西湖岸边,四川姑娘胡晓童正在用镜头记录自己的美好瞬间。“我身边的大学生都很喜欢汉服,基本上人手一套,我自己已经购置了好几套汉服,现在逢年过节出去玩,都会装扮起来。古人的审美确实让人惊艳。”胡晓童这次选择的是唐代襦裙,并搭配了披风,加上精致的妆面和发型,古典之美油然而生。

不仅仅是汉服热,各地特色服饰及装扮在景区也随处可见。其中,福建的簪花围和贵州苗族银饰深受年轻人的青睐。“簪花围是福建泉州的一种传统妆扮,最近两年在全国‘出圈’。它是用麻绳将一朵朵鲜花串成花环,再以螺旋髻为中心,一圈圈围在头上,一环比一环大。”在西湖景区经营着一家写真拍摄店的老板向记者介绍。花环锦簇、袅袅婷婷,这样烂漫多姿的装扮,使得西湖美景更加惹人醉。

“这套苗族银饰非常精致,尤其这个头饰,走起路来摇曳生姿。”来自河北的吕姓姐妹开心地向记者介绍她们的穿搭,“幸亏我们排队比较早,抢到了这套装扮,现在都没有货了。”

“春节假期这几天根本忙不过来,我们的摄影师和化妆师都是连轴转。”在西湖景区经营着一家汉服拍摄店铺的王女士,一边整理着顾客换下的衣服,一边忙着接待着新的顾客。“大家对汉服的喜爱之情愈加浓厚,展现出的是对我们文化的高度自信和深刻认同。”王女士感慨道。

记者注意到,服装造型拍摄的“一条龙”服务已成为当下很多游客的最优选。尽管西湖景区隔三差五就会设置一个汉服拍摄的店铺,但仍然供不应求,基本上都要排队。统计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1.1亿元,未来汉服市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让汉服、民族服饰装扮火爆出圈,也让相关衍生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当下,在各大景区随处可见的汉服装扮,正以大方的姿态、潇洒的面貌,向世界展示来自东方大国的古风古韵和文化之美。

《中国质量报》【新春走基层】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东风日产维修数据分析:产品可靠性值 ...

  • 河南省方城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年货市场 ...

  • 山东省无棣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你 ...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举 ...

  • 广西来宾市场监管部门维护年货市场秩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