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食品安全>>

广西柳城县“互联网+”模式提升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效能

2024-08-29 14:28:5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构建“智慧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线上线下一体推进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广西柳城县聚焦数据赋能、智慧增效,试点推行“非现场排查”,以“互联网+”模式提升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效能。

“互联网+大数据”,掌握生产经营主体安全底数

柳城县依托“AI+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指挥中心、各乡镇市场监管所分站,实现数据县-乡两级互通共享,智慧监管延伸最基层,架构智慧监管“感知神经系统”。目前全县已有266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180家学校食堂纳入平台监管,接入摄像头724个,覆盖全县12个乡镇。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以大数据形式记录各业态加工、经营区域工作动态,使用多屏画面轮巡、一对一和一对多对讲、不规范操作画面智能捕捉、自动预警、可视化图表等智慧功能,强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处理全过程监管,清晰掌握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安全底数。

“互联网+摄像头”,提升包保干部在线督导效率

柳城县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为契机,动员包保干部参与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以包保主体基数较大的大埔镇为示范点,开通包保干部智慧督导账号并对照责任清单划分其管理权限,将“互联网+摄像头”实时情景推送至包保干部账号,包保干部发现违规操作行为后,立即督促违规经营主体整改,实现足不出户实时远程在线督导,提升了包保干部工作效率。今年以来,共发现违法违规问题410个,口头督促整改398个,转办限期处理12项,办结率100%。

“互联网+AI识别”,提升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效能

在基层监管人员少,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柳城县利用智慧监管平台,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了工作效能。执法人员利用智慧监管平台智能、高效的优点,每日开展线上智慧轮巡,通过平台AI识别功能判别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现辖区内已加入平台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违规行为后,使用双向语音功能对被AI预警存在问题的主体逐个喊话,要求立即整改,问题严重的迅速到现场处置。截至目前,共排查“六类”主体508家,其中通过智慧监管平台排查266家,发现风险问题12个,立即处置7个,限时处置5个,处置率100%。通讯员魏国华 郭嘉缘)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