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2024年年度工作会召开

2024-08-01 17:59: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 李嘉)7月29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以下简称基地)2024年年度工作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基地建设发展委员会工作,部署了2024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春银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贵阳市市场监管局、贵阳市大数据局,以及贵阳所属区县市场监管局、区县大数据局,基地建设发展委员会有关领导和公共服务平台、专委会成员单位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春银讲话 (李嘉 摄)

会议首先审议表决基地建设发展委员会工作规则修订内容和委员会委员、秘书处人员调整名单;会议增补魏巍为基地建设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增补廖雪玎、宋青、张旭、肖连春为副主任委员,廖芳、邓伟、钱刚、江涛、冯祖贵、陈玉玲、黄涛、罗志智为委员。

会议听取了基地秘书处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规划。基地大数据流通交易专委会、大数据安全专委会、医疗健康大数据专委会、政府大数据专委会代表单位分别做标准创新成果动态分享。

基地专委会代表单位做标准创新成果分享 (李嘉 摄)

据了解,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推动大数据标准研制应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为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作出积极贡献。

黄春银在讲话中指出,在数据驱动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大数据标准作为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促进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应用、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一年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在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标准研制、标准验证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数据标准创新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黄春银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新的需求和问题不断涌现,对大数据标准的适应性、前瞻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春银表示,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大数据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大数据标准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要在深入了解国际需求和趋势、组建专业团队、加强合作与交流、立足国内实践、注重技术创新、开展试点和验证、提高公众参与度等几个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贵州省大数据局规划投资处处长刘珂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其中对标准化体系建设、大数据发展应用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要健全国家标准体系,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贵州省加快推进大数据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魏巍代表基地建设发展委员会讲话  (李嘉 摄)

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基地建设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巍在讲话时表示,2023年,该基地围绕数字基建、基础通用等基础设施,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数据流通、数据产业等数据服务领域加大标准化研制力度,累计引领贵州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发布数字经济领域相关标准共计97项,包括国家标准33项,行业标准15项。其中,基地成员单位牵头和参与发布49项,占全省数字经济领域发布标准总量的50%以上,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

会议现场  (李嘉 摄)

据悉,2024年,该基地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持续夯实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制定工作,助力高技术创新;持续提高标准引领水平,驱动大数据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提升。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专家讲座   (李嘉 摄)

在会议第二阶段,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王立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孙宁分别围绕国际标准专家注册流程、国际标准研制流程及方法做标准讲座。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