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许创业)当今商业环境中,尤其在餐饮企业和商超领域,部分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已超出合法维权范畴,演变为对企业的敲诈勒索,严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营。近日,深圳市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仅2023年就接到超114万件投诉举报件,约15%为职业索偿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行政资源,也使从事食品零售行业的企业苦不堪言。
该负责人表示:“深圳有近8000个职业投诉索偿人。这些职业投诉索赔人以团伙或家庭为主,涉嫌栽赃诈骗等各种手段威胁食品商超和餐饮单位,连锁企业深受其害,不敢发声。不少企业只能不断私了、关店,营商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6月19日,深圳市市场监管部门就根据消费者的举报投诉而致电在深圳龙岗经营轻食餐饮的小商户林女士。有消费者投诉6月4日通过外卖在该店购买一份素食沙拉订单金额为26.9元(素食沙拉属于食用性冷食类食品,),投诉人根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第三十八条“相关规定,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罚”要求商家依据《食品安全法》一百四十八条相关规定赔偿一千元。
无独有偶,在深圳宝安石岩经营凉菜店的刘女士也被恶意投诉,投诉人表示给钱就撤诉。投诉内容是无凉菜制作证等问题。最后的处理结果为:1、接受市场监管所检查;2、协商撤诉。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必须要守护。据介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此前已将相关材料报给深圳市政府,相关资料目前也引起广东省政府的重视。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餐饮企业和商超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另外,引导餐饮企业和商超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准则,约束会员企业的经营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