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秦怀庆 周明华)近日,安徽省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周密部署、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春节期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积极保障春节和元宵节(以下简称“‘两节’”)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食品安全。
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两节”期间居民消费特点,检查烟花爆竹、“一老一小”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燃气器具、冬季取暖电器、电线电缆、消防产品等12类重点产品,针对生产企业聚集区、城乡接合部、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综合运用质量监管、执法稽查等手段,开展动态监督检查和隐患治理,重点排查质量控制是否到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是否落实、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认证要求等重点问题,督促生产销售单位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该局共检查相关单位1514家次,发现问题67个,全部闭环整改。
该局还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组织对烟花爆竹、“一老一小”用品、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取暖电器等重点民生商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98批次,对抽查不合格产品销售企业按程序开展后处理整改和案件线索移送工作。通过专题部署、督查调度、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大督导力度,同时,结合烟花爆竹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坚持部门协同、系统联动,联合应急、公安等部门,实现各级同步,开展烟花爆竹质量专项督查8次。春节期间,该局开展执法检查32次。
该局注重强化宣传引导,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发放张贴宣传材料,运用提醒告诫、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方式,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自觉承诺诚信依法生产经营,进一步压实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淮北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时令性消费特点,突出关注米、面、油、肉、蛋、奶、果、蔬、茶等重点品种,针对大型商超、农批(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商业集聚区、农村大集、庙会举办地等重点区域,加强风险排查,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行业主管责任,并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该局还对春节期间上市的农产品加强监督检查和快速检测,持续加大对食品“两超一非”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开展食品小作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农村大集、庙会等区域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严查制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对承办“年夜饭”的餐饮服务单位、网络订餐单位等加强监管,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以米、面、油、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食用农产品等为重点品种,加大热销食品抽检力度,及时发布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针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督促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扩散。该局对通过监管执法、抽检监测和群众投诉举报等渠道发现的问题线索,以及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核查处置、依法从严查处。
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一盘棋思想,在春节期间,切实做到闻令而动、迅速出击、果断处置。该局还落实节日期间巡查检查制度、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或食品安全舆情能得到及时快速处置应对。
春节期间,淮北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05户次,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1起;监督抽检食品306批次,其中地方特色食品82批次;接报处置12315投诉举报599次,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质量报》【护航节日市场·市场监管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