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福建漳州创新举措深入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见实效
□ 陈 永 张伟婷 本报记者 江 岱
今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全面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进一步明方向、定任务、实举措,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全覆盖、三年见成效”的责任落实目标,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推动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分担落实机制,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全力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走深走实。
漳州市坚持食安委双主任制,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食安委双主任,带头包保A级主体,形成表率。同时,自上而下推动落实市、县、乡、村四级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属地管理机制。
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市委常委会委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各县(区)也相应出台“两个清单”,明确各级领导食品安全责任,并将领导干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情况纳入巡察内容。
该市充分运用整改通知书、约谈通知书、处罚决定书、敦促提醒函,动真碰硬,督促责任落实。今年以来,漳州市食安办对县(区)食安办下发《敦促提醒函》16次,对县(区)政府、食安办开展约谈两次。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生产企业415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63家次;对经营单位约谈33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3家次。
漳州市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四季竞赛、五大比拼”考核等,并纳入市决策督查内容,每季度加强评比和通报,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属地责任。
为直观展示督导流程,漳州市以设计“漳小安”“漳大卫”等形象为包保代言人,分场景录制包保督导示范视频,并提炼“六看六问”,以快板形式演绎。各县(区)创新宣传形式,采取小品、三句半、歌曲等形式演绎宣传落实“两个责任”,助力包保工作入脑入心。
漳州市各级组织人力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实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在评优评先、干部提拔任用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通过开展“基层优秀包保干部”和“十佳基层包保干部”评选,激发基层包保干部工作热情。
截至目前,漳州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预包装食品备案等84241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包保平台管理,其中A级71家、B级797家、C级4679家、D级78694家,按照层级对应原则,由市、县、乡、村共8091名干部分级包保。
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漳州市将持续咬定目标不放松、肩挑责任更向前,以更高的热情、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持续落实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中国质量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