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陈 永 记者 江 岱)近日,由福建省厦门市质检院主导编制的两项团体标准《供厦食品 大米》《短保质期糕点出厂检验和留样技术规范》,获得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授予的“厦门市十大优秀团体标准”荣誉。
据了解,供厦系列团体标准的制定科学严谨、高于国标,不仅和厦门市民的日常膳食息息相关,而且均为全省首创,有效补充了厦门市食品安全标准短板,从源头上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短保质期糕点出厂检验和留样技术规范》是针对保质期不超过5天的糕点、面包等产品的出厂检验和留样规则制定的。该标准规定了糕点出厂前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以及留样的方法和要求。该标准还从企业留样成本压力及检验检测需求角度出发,明确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型式检验项目可每两周检验一次,具有留样更加科学合理、强化精细化管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供厦食品 大米》则是针对供应厦门市场的大米的标准。据了解,厦门市作为食品输入型和消费型城市,包括大米在内的80%以上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来自外地。该标准对大米的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限量等进行了规定,从根本上拉升了大米的食品质量安全高线。
这两项荣誉的获得,彰显了厦门市质检院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其在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上作出的积极贡献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厦门市质检院将继续加强技术提升,在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为加强产品安全风险管控,打造质量强市增添助力。
《中国质量报》【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