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再次提质升级
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2.0方案提出6个方面170余项任务举措
□ 本报记者 丁 莹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推进“两区”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已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示范区2.0方案”),围绕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等6个方面,提出170多项任务举措。
据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示范区2.0方案着眼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坚持有方向地突破、有重点地对标,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是以国民待遇和投资保护为特征的高标准投资制度体系。包括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比如电信服务领域,取消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不含网络出版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仅限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比如便利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分网作为单一电子门户提供包括中小企业认定事项在内的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全部信息,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招标文件,并通过电子方式或其他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开展采购。
二是以自由和便利为特征的高标准货物贸易制度体系。包括降低贸易成本和壁垒,比如支持与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方在无纸贸易方面试点开展合作;优化跨境贸易监管服务模式,探索对在京注册、通过海关高级认证且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口自用的,列入海关法定检验的设备和料件(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货物除外),试行采用“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的检验监管模式。
三是以安全有序和规则互认为特征的高标准数字经济制度体系。包括试点推动电子签名证书跨境互认和电子合同跨境认可机制,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应用;探索制定自动驾驶、生物基因等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和重要数据目录,以重点领域企业数据出境需求为牵引,明确重要数据识别认定标准,做好数据安全保护支撑等。
四是以跨境流动便利和服务实体经济为特征的金融服务体系。比如畅通资金跨境流动渠道,探索优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余额管理模式,简化外汇登记手续;研究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免于外汇登记;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领域投资基金。
五是以促进创新和强化保护为特征的高标准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比如开辟创新药发明专利保密审查绿色通道。探索创新作品创作过程版权保护,优化版权登记服务。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遗传资源的专利保护,试点实施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及跨部门信息共享制度。
六是以高效快捷和平等磋商为特征的高标准争端解决制度体系。包括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支持国内外商事仲裁机构、商事调解组织等在京发展;完善争议解决机制,探索制定临时仲裁庭仲裁涉外纠纷的规则等。
刘梅英表示,北京市将做好深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持续开展政策解读,不断提高企业知晓度和参与积极性;打通落地路径,对示范区2.0方案中突破现行制度规定的政策或需要进一步明确落地路径的措施;推动一批企业关切政策落地,把经营主体的期盼变成实实在在的红利;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充分释放制度红利;对于创建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等集制度创新与功能建设于一体的任务,推动相关部门做好整体谋划布局,形成一揽子制度设计,加速产业集聚。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