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区域特色 激发标准动能
四川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标准互联互通
本报讯 (张 东)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交流暨川南·渝西农业综合标准化现场会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举行。此次会议以“宜宾标准、川渝共享”为主题,旨在交流分享川南、渝西在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域的经验成效,搭建起成渝地区各区(市)县积极分享、畅通交流的广阔平台,以标准谋创新,以标准促发展,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更多标准动能。
当天,与会人员参观了当地柑橘大观园的柑橘标准化种植、白李果源基地的大白李标准化种植以及白李果源标准化展厅,分享了江安农业综合标准化的经验和成果。
座谈会上,江安县参会代表围绕“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典型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泸州市,重庆江津区、荣昌区参会代表分享了各地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川南四市及渝西地区签署了《川南·渝西标准化融合发展宣言》,郑重发出“以标准为媒介,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的标准化强音。接下来,各方将加强标准化工作合作、共享标准创新资源、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宣传推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共同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省坚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样板”的标准化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标准实施手段和做法。目前,四川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大约4200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共1653项,农业相关标准占比38.1%,有国家级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18个、省级658个,具有四川省地域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四川省各地积极强化标准引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标准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标准化+全产业链”以及“标准化+认证认可”的乡村振兴“标准模式”正在巴蜀大地遍地开花。以江安县为例,该县以创建四川省首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试点县为契机,围绕“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思路,发挥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带动与辐射引领作用,逐步构建起江安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智慧云平台,形成“1335N”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标准化力量。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川南四市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推动“川南四市+渝西片区”区域特色产业标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快标准互认进程,积极组织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实现“共商使用标准,联合制定标准,协同实施标准”,以高标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