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内蒙古包头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热点,突出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把集中整治便民市场“作弊秤”作为保障民众利益的重要抓手,市县所三级联动集中开展专项整治,重点严查早市夜市、流动摊贩“鬼秤”缺斤短两,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感知市场有人管,让经营者认知市场有规则”,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加强统筹调度,压实工作责任
聚焦群众反响强烈、问题较多、反复出现的马路市场、早市夜市、秋菜市场缺斤短两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元旦春节计量监督检查、路边市场电子秤作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早市、马路市场电子秤作弊问题开展“三集中”检查,明确将农贸市场、早市夜市、流动商贩使用的电子秤作为监管重点,明确方法路径,加强统筹安排,定时组织调度,确保工作扎实有效。
强化市区联动,重拳整治乱象
增加突击检查频次,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计量秩序,让“鬼秤”无处遁形。结合常态化日常监督检查,按照旗县区市场监管部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整治、市局每月不少于2次的飞行督查工作要求,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上下联动,密集开展监督检查。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对全市39个马路市场、早市夜市实现3轮全覆盖突击检查,其中市本级检查29次、各旗县区检查371次,共检查电子计价秤5784台,查扣“作弊秤”66台。经过持续不断的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计量作弊行为,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震慑力和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深化协同监管,多方联动治理
城管执法部门作为便民市场的设定者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对便民市场的计量秩序管理。一是包头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城管执法部门围绕中秋、国庆节日市场和秋菜上市等重点时间节点,精心安排部署,从9-10月集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电子秤联合检查,确保以严实的举措、迅速的行动取得工作实效。二是城市执法管理部门加强入场经营者教育引导,要求其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并督促合法经营,清理多次因“缺斤少两”问题被投诉和处理商户,同时督促便民市场管理方市场内公平秤“应设尽设”,为消费者复秤提供便利。9月18日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合集中检查昆区、青山区、东河区16家便民市场“缺斤少两”问题,检查电子秤近500余台,发现不合格电子秤7台并当场予以查扣,实现了1+1>2的良好整治效果。
注重宣传引导,畅通维权渠道
一是借助“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和“5·20”世界计量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饼干砝码”500块,积极宣讲防范计量作弊、复核称重小妙招以及维权渠道。二是利用包头市场监管、包头检验检测微信公众号推送计量工作及知识科普40余篇,市县两级同步通过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对全市打击和防范电子“作弊秤”行动开展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进一步增强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法制计量意识,形成政府监管、市场诚信、百姓参与的共治格局。(来源:内蒙古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