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互认互通 促进创新协同
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第二届中蒙国际标准化论坛举行
本报讯 (李 艳 闫锡坤)9月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办、内蒙古市场监管局承办的第4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第2届中蒙国际标准化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在论坛举办前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标准化创新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数字转型发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加大标准化改革创新力度,助力内蒙古闯新路、进中游,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论坛蒙古国参加的企业人数较多。蒙古国在食品出口中国时,为防止出现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关注中蒙两国食品标准的一致性或互认等。未来将会在食品、农业和轻工业领域开展合作。”蒙古国标准计量局代理局长巴·奥根巴雅尔在接受采访时说。
中蒙专家就绿色生态、贸易通关、能源资源、农畜产品、质量认证、医药卫生6个领域发言交流。围绕推动标准互认互通,促进标准和创新协同发展,中蒙嘉宾深度分享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产业生态发展理念及实践经验,推动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与自治区重点产业的融合,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新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将借此次中蒙博览会标准化论坛契机,与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拓宽合作事宜,进一步加强科技项目、标准研究、认证认可、品牌建设的交流合作,打通中蒙标准互认新的通道。”内蒙古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贾双文说。
作为第4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重要平行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标准助力绿色发展 促进贸易畅通”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中蒙国际标准化论坛交流合作作用,持续深化第一届中蒙经贸活动标准化论坛达成的各项成果,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标准化合作现状,在科技、食品、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领域,进一步拓宽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标准化合作渠道,推动标准互认互通,促进标准和创新协同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中蒙两国通过建立标准化合作机制、密切人员往来等措施,主要在医药、食品、工程领域,推动标准互认,促成双边贸易畅通取得新实效。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专门组建了蒙古国标准化研究中心,针对畜牧业、食品、文化等重点领域产品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为中蒙两国标准制定和互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展矿产、畜牧、蒙药、驼产业等多领域标准化科研工作,达成水泥、医疗防护用品等10项产品标准互认。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