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甘肃省临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以“领导在一线深入、干部在一线服务、民情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融合、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通过“4+6”监管模式执法力量下沉一线,组织执法干部带着问题走向基层,带着思考走向实践,带着感情深入群众,着力解决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监管问题化解在一线,把服务难题破解在基层,进一步筑牢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和谐稳定根基。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落实“一线工作法”。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监管,以冷冻食品、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等消费量大的产品为重点,加大检查和专项抽检力度。严格履行药品器械化妆品监管职责,加大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有效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化妆品安全。持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积极开展电梯、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在用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无事故。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加大煤质、农资、柴油、眼镜、建材用品等流通领域商品监督抽检力度,解决了广大消费者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消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开展“千企调研纾困活动”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61家企业、610户个体户、22家农专社、22家行业协会商会,通过进市场宣讲、送法规上门、提供咨询服务等形式,将扶持优惠政策宣传到位,让经营主体全面了解政策红利,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受各类咨询684件,解答疑问258条。
以调查研究为抓手,落实“一线工作法”。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突出问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平台,在政务服务窗口、12315投诉处置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站,明确服务职责,负责受理登记、代办群众服务事项;建立服务承诺制,对群众向便民服务站委托的事项、要求,采取即办、承诺时间办和告知不能办等形式,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建立公开办事制,将服务站办理事项、内容、流程、条件全部公开告知,实行一月一公开,方便群众在“家门口”零距离办事。今年以来,新登记经营主体835户,新增注册资本11.95亿元,分别增长5.79%和4.38%。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提升“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团队帮办效能,企业开办实现2个环节、0.5天、“零成本”办结。完成个转企25户,自转个35户。简易注销企业65户,为3户企业办理股权出质融资6.82亿元。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246套,节省开办成本9.84万元。
以结果成效为目标,落实“一线工作法”。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等重点领域,坚持“严真细实快”,集中优势兵力,精准重拳出击,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严厉打击教育收费、涉企收费、物业服务和停车服务收费的违法行为,切实查办一批让人民群众广泛称道的“铁案”,塑造市场监管的“铁拳”品牌。强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双随机监管”系统发布部门内抽查计划29个,已发布任务50项、完成36项,“互联网+监管”移动端使用率44.74%,及时率78.29%;发布跨部门计划35个,发布并完成计划任务1个。全量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检查等信息4100余条,信用修复企业291户,完成信用承诺19000余条。办理案件57件,其中“两轻一免”案件49件,占85.96%。
该局以“一线工作法”为引导,转变市场监管和服务管理方式,强力推动执法干部力量下沉,增加一线执法监管力量比重,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执法干部深入到市场监管一线进行各项检查,使执法监管能力再锻炼、再提高,以实质实效推动干部在一线成长、决策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检验,在与群众零距离交流接触中受教育、增才干、鼓干劲,从而营造了便捷准入、公平竞争、合理消费的市场环境。(怀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