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保护路径 迭代保护方式 提升保护效能
浙江启动杭州与宁波国家知产保护示范区创建
本报讯 (市 闻 记者 曹吉根)浙江省近日召开杭州、宁波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要求以杭州、宁波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契机,创新保护路径,迭代保护方式,提升保护效能,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以点带面促进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整体提升。
杭州、宁波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杭州处于以信息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前沿地带,正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宁波则侧重于智能制造、智能经济,目标是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在杭州和宁波,集聚了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中心地方分中心等诸多“国字号”平台载体,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在浙江省领先。
杭州市提出,要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集成改革,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智保护工作体系,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多跨协同、高效便捷的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城市范例;将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加大涉网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优选市;将提升创新主体维权便捷度,打造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标杆市;将推动完善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体系,打造开放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市。
宁波市提出,以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产业提级、创新提能、数智提效,为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知识产权支撑;将创新运用“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塑造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新格局;将全面推行“简案快办”,打造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先进市;将深化海外风险防控,打造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样板区。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定期组织研究会商,做好指导把关,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汇报工作进展。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打造先发优势的核心支撑,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发展综合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浙江连续3年在中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获全国第一,知识产权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