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 贾润梅)近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字符集与编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SC 2)主办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030—2022《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标准宣贯会暨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论坛在京召开。
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人员介绍了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研制情况,报告了标准符合性测试与认证工作安排。会议还发布了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理解与使用》,启动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指南(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来自产业界的23家企业作为GB 18030—2022第一批贯标示范企业签署了贯标承诺书,承诺积极贯彻落实标准要求,推动旗下产品及服务符合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软件产业处处长王沂刚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日趋完善、语言文字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效果显著。该司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工作始终,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SAC/TC 28/SC 2主任委员吾守尔·斯拉木在线上致辞中,回顾了50年来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发展历程,提出要贯彻执行标准、加快技术产品升级改造,助力中文信息技术和产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表示,该院将从标准更新、测试认证、工具开源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调研等多方面,推动《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的应用实施,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促进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水平提升。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