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计量管理>>

千度以上温度测量有了更准“标尺”

2023-04-02 20:00:30 市说新语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启用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建立的(1234.93~3020) K温度基准装置,同时废除了原(1234.93~2473) K温度基准装置,这意味着千度以上温度测量有了更准“标尺”。

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开尔文(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温度单位,1234.93 K等于961.78℃,在国际温标ITS-90中,961.78℃(1234.93 K)以上的温标是基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来定义和实现的,所有的高温量值都需要溯源到以此定义复现的高温基准上。

我国原有的(1234.932473) K温度基准装置依赖于钨带灯保存量值,固定点只有银点(961.78℃),最高温度仅能达到2200℃(2474 K),已无法满足精细工业和超高温材料研究对高温测量更高精度和更高范围的溯源需求。

新批准的(1234.93~3020) K温度基准装置,增加了钴-碳、铂-碳等4个新的高温固定点,测量范围上限由2200℃(2474 K)扩展到2747℃(3020 K),且测量准确度优于1℃,不确定度与国际第一梯队水平相当,可满足各种类型高温传感器(如返回航天飞船表面超高温材料试验)的计量需求。

现代社会高温测量在钢铁、能源、先进制造、新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如高温炉内温度的准确控制和监测事关钢铁质量、能源消耗等。在这些应用中,涌现的各种类型高温传感器对高温计量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其量值准确可靠是保障工业生产质量和降低能耗的关键因素之一。

(1234.93~3020) K温度基准装置的建立,扩展了我国高温温标的单位量值复现范围,保障我国温度在高温范围内的量值准确可靠,对提升国内高温传感器的校准体系质量和促进工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基准装置参加了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高温量值的国际关键比对(CCT-K10),比对结果验证了我国高温量值与国际温标的等效一致。

此外,(1234.93~3020) K温度基准装置通过了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已经发布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于此基准装置的银固定点黑体、标准光电高温计和钨带灯等3项高温量值的校准测量能力(CMC)。

(责任编辑:王海琳)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连云港港码头实行24小时运转

  • 加快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 助力中国式 ...

  •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参加 ...

  • 瓜州:打好动物疫病“预防针” 构建 ...

  • 2023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举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