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安徽省郎溪县姚村市场监管所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期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同时结合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通过严格监督、严厉打击、广泛宣传,取得良好的成效。
严格监督,促进规范。严格督促食品生产者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如实标示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日期标示。严格督促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等义务,严禁采购经营渠道不明食品、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不得篡改日期以次充好。按照《反食品浪费法》等要求,督促指导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辖区内临期食品经营者集中开展拉网排查,严格规范临期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处理并限期整改。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对抽检监测发现的不合格(问题)食品,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开展核查处置。
严厉打击,维护秩序。针对日常检查、监督抽检、消费投诉等发现的篡改日期以次充好、未按规定分类陈列、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抽检不合格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按规定严格处理。严格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对打着临期食品旗号销售过期食品、过期食品更换包装和日期再行销售等违法行为,快查快处,形成严厉打击假劣食品、保障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有效震慑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46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54户次,发现问题隐患8个,已要求当场进行整改,立案查处2起。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通过边检查边宣传、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微信群推送信息等方式,加大《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和临期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辨别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畅通12315等投诉举报渠道,对消费者举报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置,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及时发布食品违法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宣法。积极发挥基层食品安全“四员”队伍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作用,延伸监管触角,织紧织密基层监管网络,显著提高经营者的临期食品安全意识。(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