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川酱坊,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自1919年在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岳龙村由霍氏家族创立以来,已经传承了四代人,跨越了104年的风雨历程。这个家族企业以其独特的酱制品在天津、河北等地享有盛誉,并在1996年之后,将业务扩展到了北京、河南、安徽、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吉林、四川、福建等多个省市自治区。
岳川酱坊的两大招牌产品是传统豆瓣辣酱(现名红油豆瓣)和传统豆豉。红油豆瓣的主要原料辣椒,辅料蚕豆瓣、大豆油、菜籽油、食用盐等,均属于天然食材,在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又根据本地气候温暖、日照均匀、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构建出适合多种霉菌生长繁殖和完成酵解的翻、晒、露等工艺操作环境,酿制周期多在半年以上,辣味温和,口感细腻,酱香浓郁,炒菜易上色,是制作川菜和辣味菜肴的绝佳调味品。豆豉古称幽菽,产生于秦汉之际,东汉开始用作药物,至今仍为重要调味料之一。岳川豆豉的黄豆发酵遵循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汉代“幽菽”的传统制作技艺,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和无苦味的纯种毛霉菌种,经半年以上发酵,自然成色成香,品种有传统的原味豆豉和在此基础上推出的麻辣豆豉等多种口味。
调味料的生产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调味料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及国外调味料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调味料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因此,岳川酱品坚持开发使用中国传统工艺和技艺,健康、绿色,能够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调味料,成为岳川腌制酱制品的发展方向。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岳川腌制酱制品始终坚持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中,注意保持传统的技艺和工艺流程,因为这是传统技艺的核心。其次是主料和辅料在历史基础上的优选,让产品保有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再次是坚持盐渍蔬菜向酱制蔬菜演进的传统。长久以来人们发现,酱制蔬菜的口感和品质明显优于盐渍蔬菜。根据历史的经验,岳川产品均采用传统的酱制记忆。目前,这些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调味料生产设备的现代化,如何在腌制酱制品生产过程中保持传统的手工技艺和工艺流程,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这需要不断地改进或研发新的机器设备,以满足传统手工技艺和工艺流程的要求。
此外,能够熟练掌握传统工艺的老一代师傅和工匠日渐减少,新一代从业者往往缺乏学习传统技艺的意愿。传统腌制酱制品手工操作的设备和工具的保存也是一个问题,许多传统作坊和工具已经消失,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广泛收集和保存。
岳川酱坊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一部中国调味料产业发展史的缩影。它代表了一种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岳川酱坊将继续秉承传统,不断创新,让这份百年的味道香飘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岳川酱坊创立至今的历史沿革
岳川酱坊的创立者霍占宽在清光绪年间出生,学成后回岳龙村集市上建立岳川酱坊。由于产品质优价廉且风味独特,很快就打开了销路。霍占宽的善举和产品的独特风味使得岳川酱坊在北方地区十分罕见,成为独家的手艺。
1947年,霍树仁接管岳川酱坊,1958年后,尽管不能以岳川酱坊的名义售卖产品,但霍树仁仍然尊承家训,用赠送的形式延续着岳川腌制酱制品的传统制作技艺,并成为第二代传承人。改革开放后,霍树仁在家里用家传的技艺恢复制作传统酱菜和辣酱,卖给本村和邻村居民。
上世纪90年代初,霍树仁之子霍艳高扩大生产规模,1996年开始使用“岳川”老字号创办腌制厂。2005年,霍艳高在政府支持下,申请到国有土地20亩,成立天津市岳川食品加工厂,开始生产加工蔬菜制品和发酵性豆制品。2011年,第四代传承人霍宝月成立了天津市岳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产品推广、研发和销售,并在全国设立省级市级独家代理商。
岳川酱坊通过参加各种展会和建立销售网络,使得产品遍布全国,成为当地的老字号酱坊,传承了104年的传统制作技艺。岳川酱坊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传奇,也是中国传统酱制品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缩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