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地位无可替代

2024-08-22 12:46:17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延续了2023年以来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提质向新,在高新技术、医疗、数字化等领域加码在华投资。数据显示,1至7月,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7%、41.3%和32.4%。

“中国市场活力十足,加上政府对扩大内需、促进全面绿色转型的部署,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看到商务部的数据后,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这样对媒体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超四成受访外企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近九成企业预期未来5年在华投资利润持平或有所提高。尽管国际风云变幻,但外商投资企业依然用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显示中国市场“磁吸力”强劲,仍是全球瞩目的投资热土。

外资看好中国市场,首要原因是中国市场规模巨大,蕴含众多商机。14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持续释放蓬勃消费力,使得中国市场的“直径”可以延伸再延伸。与巨大的需求相协同的,是强大的要素供给保障。产业方面,中国有世界上种类最完备、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体系,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人力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的时代早已过去,高素质人才正在成为外商眼中最大的加分项之一;技术方面,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0位,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排名最靠前。

相比规模,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可以提升长远投资预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一个“稳”字让外资在华深耕吃了“定心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释放出我国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信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等多个方面明确下一步支持和保障外商投资的路线图。

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外资在华发展拓宽舞台。前不久,广东印发《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力度的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等外资项目按不高于年新增实际外资3%的比例进行奖励等;江苏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提出拓展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鼓励存量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等。商务部明确,将继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尽快修订和发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清零”,将修订和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的限制,引导更多的优质外资进入资本市场长期投资。

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国内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但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有利条件占优,上升空间广阔。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中国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完成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地位无可替代。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机遇与回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抢抓中国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巨大机遇,加大对中国投资力度。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