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让企业和消费者都满意—— 福建省纤检中心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助力纺织产业提质升级

2024-08-15 11:19:21 中国质量报

让企业和消费者都满意

—— 福建省纤检中心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助力纺织产业提质升级

□ 赵永光 蒋诗晴 本报记者 江 岱

今年年初,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在法兰克福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IDFB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名单,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福建省纤检中心”)作为参与测试的23家实验室之一,通过并首次获得IDFB认可实验室资质。同期,该中心还获得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认可资质和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CIAA)认可年度合规抗菌检测实验室资质,并加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组建的中国羽绒行业品质联盟……

荣誉伴随着汗水,收获离不开付出。近年来,福建省纤检中心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助力福建省万亿纺织产业取得高质量发展。

“贯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开展各级纺织服装监督抽查,推进质量风险监测和产品形势分析,提升行业‘合格率’,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和任务。”福建省纤检中心主任潘行星对该中心的定位明确且笃行。

锚定目标,勇毅前行。今年以来,福建省纤检中心开展各级纺织服装监督抽查566批次,编制32个品类的监督抽查细则60项;紧盯“一老一小”,引导福建省各地教育系统在学生服装上落实“双送检”制度,开展学生服质量体系追溯研究;赋能监管提质增效,完成棉花公检任务共计1931批次4.4万吨。

福建省纤检中心还充分发挥纺织产业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构建营商环境大平台,用好纺织领域质量、标准、计量等“工具箱”,以“一总部三基地”辐射福州、晋江、石狮、惠安等一批千亿产业集群。今年以来,该中心所开展的检测服务量大幅增长,并为更多企业提供标准服务,持续拓展帮助企业开展“一站式”技术服务范围。

与此同时,福建省纤检中心深入推进纺织领域提质强企行动,协助企业开发纺织产品的氧化变色方法并成功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推动更多一线调研、现场帮扶从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延伸。今年上半年,该中心累计“把脉问诊”234家次企业,解决254项技术问题,开展多次培训及实验室建设辅导、技术交流等技术服务。

“强化创新驱动,赋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企业满意,让消费者满意,是福建纤检人的始终追求。”潘行星说。

方向既明,何惧路险。今年以来,福建省纤检中心主导制定发布4项国家标准,有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通过审定,获批1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申报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有1项市场监管总局科研项目、1项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科研项目通过验收;申报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项、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项目11项,完成157项检测新能力和48项校准新能力扩项准备,积极参与企业内控,帮助企业制修订标准57项;筹建省级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创新中心筹建专班,与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和东华大学及行业各领域龙头企业多方对接,推进筹建“福建省现代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中心”。

福建省纤检中心还坚持“差异化”创新,帮助涤纶生产企业开发再生涤纶中示踪剂的测定方法,提高再生涤纶产品的可追溯性,帮助企业建立差异化优势;推进开发纺织品中板蓝根有效成分、甲壳素、芦荟苷等功能性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助推纺织企业领跑功能性材料新赛道;开展多项方法研究,自主研发易去污、木糖醇含量检测等多项检测方法;开展“科研式”检测,关注国内外法规标准对禁限用物质的相关规定,对新增的三聚氰胺、抗氧化剂、双(2-乙基己基)四溴邻苯二甲酸酯开发相应的测试方法,确保纺织品和鞋服产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为纺织鞋服产品的进出口保驾护航。

此外,福建省纤检中心还精准深化产业融合,累计组织“阳光纤检”三进消费品质量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16场,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党建品牌“党建引领 科创‘纤’行”为系统内唯一被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推选参评省直机关党支部特色品牌的直属单位党建品牌;推动与福建畲依茗白茶、福州春晖制衣、福建新同兴针织等7家“小个专”企业深入共建。

潘行星表示,福建省纤检中心将继续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综合用好纺织领域质量、标准、计量等“工具箱”,推动现代纺织产业高端化发展。

【市场监管科技之窗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