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质量强链让优势产业更强

2024-08-13 14:25:06 中国质量报

□ 岳 倩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年来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酸汤产业质量强链行动,带动近800家酸汤企业发展,开发系列产品100多个,涌现出大批特色品牌,全州酸汤产业预计年产值25亿元;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赋能南平市加快培育千亿级竹产业……近期,媒体公开报道的一组组数据,展示了各地开展质量强链行动的成果。各地选准优势产业启动质量强链项目,推动质量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支撑产业建圈强链、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优势产业是各地基于区域资源禀赋优势长期发展而成,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但不少产业链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一些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产品、部件、材料质量可靠性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迫切需要增强产业链质量竞争优势。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一方面,各地系统规划、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增强了工作的方向性、计划性;另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向,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增强精准性、实效性。各地科学选取产业、区域作为质量强链的着力点,并提前做好部门配合部署,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才能推进工作顺利开局、持续开展,最终拉长优势产业长板。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才能充分发挥有限质量要素资源的支撑作用,在补短板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企业的引领带动。比如,广东强化链主企业需求牵引作用,将上下游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面向中小微企业加大质量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供给,深化全过程、全链条质量数据联通共享与开发利用;深圳推动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鼓励和引导上下游企业参与质量标准生态共建,推动产业链质量标准协同提升。链主带动、链员协同,就能逐步实现聚链成群,推动先进质量理念和质量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不仅有利于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健康成长,还能更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运用好“工具箱”,制定一揽子举措,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助力企业走上提质增效的良性轨道。着眼共性问题开展技术帮扶,有利于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形成全产业链协同提升模式。此外,针对不同产业类别、规模类型、发展阶段的企业,需要因业制宜、因势利导开展“一企一策”的帮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的过程,就是充分挖掘优势产业潜力的过程,也是锻造产业新板的过程。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让优势产业更具竞争力。产业链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汇聚起发展的澎湃动能,进一步夯实质量强国的基础。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