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梅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服务消费发展作出系统全面部署。8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就《意见》进行详细解读时说,出台《意见》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据8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5%,增速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4.3个百分点。有专家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正处在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阶段,服务消费增速高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那如何做好服务消费这篇大文章呢?
用好政策工具,让服务消费“旺”起来。服务消费往往无形,相比商品消费监管难度更大。因此,一方面,要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确保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匹配;另一方面,要分门别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服务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提升绿色服务市场认可度和企业效益。即力求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挖掘服务消费潜力,让服务消费“旺”起来。
提升服务品质,让消费品牌“亮”起来。品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一种人们共同的普适性追求。随着服务消费成为扩大消费的新引擎,国家职能部门要支持服务业企业加强品牌培育、运营和保护;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定期发布监测评价结果,尤其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和百姓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要在强化行业监管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和完善标准体系,形成让消费者更有安全感和满足感的品牌,让消费品牌“亮”起来。
拓宽服务内容,让消费动能“强”起来。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是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面,服务消费更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因此,各地要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未明令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要以服务业市场的开放有效适应服务消费需求升级趋势,鼓励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新业态发展,让消费动能“强”起来。
服务消费涉及行业众多,《意见》的落实推进更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只要各部门共同打好“组合拳”,从各个方面强化政策保障支撑,就能充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满足广大消费者新需求,并用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持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