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执法有力度 柔性服务有温度
河北涉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
□ 赵春辉 张羽会 本报记者 徐东周
今年以来,河北省涉县市场监管局推出一系列刚柔并济、严宽相宜的工作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推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刚性执法托底,夯实优化营商环境根基。涉县市场监管局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印发《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六不准”》,明确行为规范,划出纪律红线,建立“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违法有追究”的执法责任体系,严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漠视群众利益、不文明执法等行为,致力打造公正文明的法治环境。该局严守“四大安全”底线,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涉企收费、价格、网络交易、合同等领域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今年以来,该局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84起,监督抽查食品966批次、药品18批次、重点工业产品204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35批次,全部依法核查处置。
柔性服务纾困,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涉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管理、品牌培育等点餐式服务,实现功能“一站集成”、服务“一企一策”、诉求“一跟到底”。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该局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致力打造方便快捷的政务环境。今年以来,该局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个,免费检定计量器具6745台(件),助力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笔,融资金额8000万元。
创新监管增效,打造守信践诺消费环境。涉县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信用监管,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与乡镇联合开展抽查23次,涉及经营主体266户。加强信用修复指导,开辟绿色通道,指导594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助力其信用重塑,增强发展活力。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严格落实《河北省市场监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办理首违免罚25件。创新实施智慧监管,依托省、市市场监管局信息化指挥平台,加强风险分类预警,不断提升科学监管水平。目前,该县4050台特种设备全部在特种设备监检一体化平台注册,并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两家大型社会餐饮单位实现“互联网+AI智能抓拍”。此外,该局还打造放心消费品牌,实施线下无理由退货企业28家,培育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25家,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44个,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89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4.7万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