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 溪
近日,保时捷德国总部宣布了一项新的高层人事变动:今年9月1日起,Alexander Pollich(亚历山大·普里奇)将接替Michael Kirsch(柯时迈),担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及CEO,全面负责品牌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的业务。柯时迈将调任集团内的另一重要职位。
对于柯时迈的离任,外界普遍认为,这与5月保时捷有关政策被经销商联合抵制,以及保时捷在华销量的大幅下滑有关。
据悉,保时捷现任中国CEO柯时迈是一位风云人物。他于2022年6月1日,出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兼CEO,全面负责保时捷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的业务。在此之前3年,他曾担任保时捷日本总裁及CEO。在此之前,他还曾掌舵保时捷韩国市场。2012年至2016年,他曾担任保时捷(中国)首席运营官,负责销售、经销商发展及直营业务等。也就是说,柯时迈在保时捷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亚洲市场,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及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
柯时迈多年前担任保时捷(中国)首席运营官期间,还是保时捷及其他外资品牌在华发展的黄金期,保时捷在华销量以平均每年40%的增速不断攀升,2015年中国首次超过北美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可谓成绩斐然。而等到柯时迈开始全盘掌舵保时捷(中国)时,中国市场已经悄然生变,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智能网联技术势头强劲,国产品牌不断夺取市场份额。2022年,是柯时迈开始执掌中国市场的第一年,这一年保时捷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6%至309884辆。其中,中国市场总交付量为93286辆,同比下滑2.5%,成为保时捷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这也是保时捷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到了2023年,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保时捷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至320221辆,而其中,还是只有中国市场销量出现下滑,同比大跌15%至79283辆。相比之下,德国、北美、欧洲(不含德国)的销量增幅分别为10%、9%和12%,与中国市场的下滑形成强烈反差。北美也取代中国,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区域市场。
柯时迈的继任者Alexander Pollich,已经在保时捷工作了20多年。自2018年以来,他一直担任保时捷德国公司的执行董事会主席,此前也曾担任保时捷加拿大和英国地区的CEO,成功扩大了保时捷在这两个市场的业务。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及北美销量双双下滑的情况下,保时捷德国销量同比大涨22%,在区域市场中增速第一。
在声明中,保时捷列出了Alexander Pollich的任务清单,除了保障品牌当前运营的业务外,他的主要任务还包括为中国市场实施以价值为导向、适合品牌的增长战略。此外,他将与当地经销商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并进一步优化内部流程和结构。可以看出,保时捷将与中国经销商的密切合作视为工作重点之一,而这能否止住保时捷销量下滑的态势,还考验着Alexander Pollich的手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