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认证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精神,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委逐步建立起在全国统一推行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绿色快递包装产品认证、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具有绿色属性的相关认证制度。
为加快推动河北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促进河北省绿色建材产品的推广应用,自2020年起,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河北省住建厅、省工信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关于有序做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推广应用的通知》,研究制定推进措施,推动成立了河北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进工作组,负责指导协调全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推广应用工作;组建了河北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进技术委员会,为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截至目前,河北省已有4家认证机构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资质,269家企业获得绿色产品认证证书803张,获证产品主要涉及陶瓷砖(板)、涂料、建筑玻璃、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类、快递包装等相关产品。
围绕绿色发展理念,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具有绿色属性的其他认证服务。截至目前,河北省84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1835张,513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756张,179家企业获得环保认证证书631张,96家企业获得节能认证证书647张,93家企业获得节水认证证书563张,24家企业获得低碳产品认证证书42张。目前该省具有绿色属性的认证证书累计达到5277张。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还积极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有关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推动承德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与中国船级社开展绿色低碳领域认证业务合作。
下一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积极有序做好绿色产品认证、采信和推广应用的指导服务和业务监管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检验检测交流合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从2014年起,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探索协同创新路径,在检验检测认证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有效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深走实。
一是建立京津冀检验检测交流合作机制。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连续9年印发《京津冀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合作计划》,先后2次签订《京津冀检验检测认证合作备忘录》,共同研究确定合作内容,交流探讨检验检测工作经验做法。
二是京津冀检验检测结果实现互认采信。2021年,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印发了《关于京津冀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采信的公告》,明确在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任一部门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范围内依法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具有同等效力,三地均互认和采信。
三是京津冀检验检测行政壁垒逐步消除。去年,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合作深度,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京津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相关工作的通知》,三地统一资质认定行政许可范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等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容缺受理,简化资质认定变更程序,在技术评审环节广泛推行文件审查模式,最大程度采信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考核结果。特别是对已取得京津市场监管部门资质认定的搬迁至雄安新区机构,直接换发河北省证书,引导更多的机构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四是京津冀检验检测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连续9年联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和交叉互查,河北省累计参与能力验证机构2948家次,邀请京津专家检查河北省机构150家次,实现了监管资源互补。
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走深走实
近三年来,河北省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聚力破解小微企业质量管理的痛点、堵点、难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试点推动、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走深走实,有力促进了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一是突出政策引领。把提升行动纳入河北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升行动工作路线。该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出台支持性政策措施73项,联合发改、工信、科技、金融等部门发布支持性政策31项,提供了有力政策引领。
二是突出试点创建。重点围绕2个国家级、4个省级、17个市级区域试点推进提升行动,择优发布720个优良企业提升案例,用企业的实际收获“现身说法”,引导广大小微企业积极参与。
三是突出提升培训。组织115家认证机构、427名认证专家、111个产业园区、53个学协会、4个联盟参与专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小微企业约2.3万家次、人员约5.2万人次,精准帮扶企业近8000家,涉及安平丝网、鹿泉电子信息、平乡童车等30个省内优质产业集群。
四是突出服务创新。在安平丝网产业国家级区域试点创新开展“2个1+10+100”认证服务新模式(2个是指两家优质认证机构,1是指分别探索一项质量认证创新模式,10是指分别负责10家小微企业新获证,100是指分别负责培训100家小微企业),依托中国船级社河北分公司探索了“1+N”新认证模式(1是指小微企业质量认证中的共性问题,N是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问题,探索统一培训、个体辅导、一次认证、多家受益的质量认证模式),依托方圆认证集团河北分公司探索了“阶梯式”培训新模式(是指采取梯次培训、阶段认可、分期获证的质量认证模式),在帮扶工作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提升了认证服务质效。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被市场监管总局评为“提升行动工作突出地方”“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地方”,工作经验和国家级区域试点做法向全国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推广。
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管提升检验检测公信力
今年,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将采取部门联合、突击检查、交叉互查等方式,对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实数据、虚假数据、不满足资质条件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突出部门联合监管。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河北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对100家机动车检验机构、50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做到联合确定检查对象、联合实施监督检查,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依法实施联合惩戒、联合通报,形成监管合力。
二是突出行业领域覆盖监管。针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风险隐患较突出的行业,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全省机动车检验机构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查处一批严重违法违规机构,促进整个机动车检验市场的规范提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还安排了建筑材料、食品、珠宝、煤炭、司法鉴定等领域共计80家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任务。
三是突出分级分类精准监管。去年以来,按照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通用指标体系,对该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ABCD四档分级分类,对每个机构做出“精准画像”。按照拔高去尾的原则,对低风险机构做到无事不扰,对高风险机构提高监管频次,监督D类高风险机构逐渐退出行业,鼓励B、C类机构积极提升,帮扶A类机构做大做强,不断强化机构自律能力,在全省形成动态调整的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支撑、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
四是突出监管效果。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将采取关键岗位人员闭卷考试、盲样考核等方式,注重检查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能力。开展省内和京津冀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考核机构的实际能力保持情况,目前全省报名参加的机构达到1854家。
今年,该局将探索触发式监管新模式,针对能力比对异常、日常检查异常、双随机检查异常、投诉举报、风险排查、其他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立即启动监督检查,经查实的,对问题严重的违法机构坚决予以清退,坚决维护好检验检测市场秩序,切实提升全省检验检测公信力。
(本版照片由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提供)
《中国质量报》